第3章 手术室的现场教学(第4 / 5页)
“老曾,你这是要现场教学吗,难得一见呀!”一旁的麻醉师王文亮取笑了一句。
曾庆文淡定地说:“年轻人,不多学一点怎么行?他们才是我们普外的未来,有机会就多教呗。”
王文亮笑笑不说话。
低头察看病患腹部视野的李文峰闻言倒是抬头看了曾庆文一眼,然后又瞄了远处的周子仁一眼,若有所思。
曾庆文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林天舒回答说道:“曾老师,我觉得直肠切除术最重要的是看病人的预后,能不能做,怎么做,要预后评估好不好。”
曾庆文颔首说:“看得出来,你很稳重,都考虑要不要做的问题了。”
这话怎么听都不想夸,林天舒微微皱眉。
“曾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效果,看是不是能让病人活得更久。”一直沉默的钱多也抢着回答。
曾庆文点头说道:“这也没错,癌症病人嘛,做手术就是为了多活几年。”
钱多被夸奖,笑开了花。
周子仁考虑了一下,才说:“曾副,我觉得还要看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比如说要确认是不是要切除肛门。肿瘤处于低位,切了肛门,加上术后要造瘘的话,生活上肯定大大不便。这些都需要与病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是我们评估时最应该考虑的地方。”
曾庆文闻言,眼角有了笑意,说:“你这也算是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癌症啊,是要生活质量呢,还是要生存,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衡量的课题。”
“当然是命更重要!”钱多反驳。
林天舒也说:“你们那些都是术后的问题,手术,最应该考虑的还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能做,做得好,是你应该的;不能做,你硬要做,做岔了,只怕病人不饶你!”
周子仁说:“作为医生,不管手术难不难,我们当然要迎难而上。如果没有面对困难认真钻研解决问题的决心,医学又什么发展到今天的水平!”
“你是在教育我吗?”林天舒闻言大为不爽,不满地瞪了周子仁一眼。
他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挑战,你一个本科生,在质疑一个硕士?
“文峰,开始游离,小心一点!”曾庆文突然的提醒,打断了几人的争论。
这是一台采用传统术式的手术:破开腹部,游离腔膜,抽出直肠行切除病灶。
与腔镜手术相比,没有腔镜的微创,伤口大,术后恢复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