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租店(第1 / 4页)
张禾清点高档海鲜,发现数量又减少了,拉着李鸣走到一边,
“李鸣,你的上级供应商出问题了?”接着说道:
“要不...你收手吧!”
张禾不是没推测过李鸣的货源,每天都见面,李鸣没足够时间出国进货,只能是在国内接货。
红龙产自墨国,红鲍产自加州,花龙产自东南亚,海鲜产地这么多,说明李鸣上面有一个大势力供货。
只有很大背景和实力的走*私集团,才能收罗太平洋两岸的极品海鲜。
不过令他不解的,实力强大的走*私集团,怎么找上没钱没人脉的李鸣,而且出货量还那么小。
难道李鸣是海外客家人商帮的一个手套?
里面有太多的猫腻,让张禾不敢深思,只能寄希望鸣禾公司飞快发展,有了钱和人脉,让李鸣早日洗白上岸。
张禾手搭在自己的肩膀,庄重的说了一通带劝解的话。
李鸣一时说不出话,表面淡定,内心却很感动,“兄弟,你想多了。”
“你自己想想,我每天出货就800斤,这几天还减量了。这些海鲜造不了假,不会犯法的。”
“况且我们不都补上海关报税了吗?!有谭成的定期检查,海鲜质量更没问题,一切手续都合法。”
想到高档海鲜最多800斤,量这么小,靠李鸣卖海鲜,走*私集团都得饿死。
想到这里,张禾恢复嬉皮笑脸的性格,勾勾搭搭一起去喝早茶。
喝茶时,张禾还是不放心,两人再推敲一次雾岛海鲜洗白流程,两个重度被害妄想症病人,一起琢磨着“犯罪”更加完美。
鸡东岛海鲜供应逐步扩大,鱼排湾的养殖鱼类要到年底才收获,张禾就不用两天一次往南跑。
工作重点回到阳城,张禾闲不住,提出下一步计划,亲自进口海鲜。
刚开鸣禾公司时,张禾就计划从澳洲进口海鲜,为11月进口澳龙准备,也为了洗白李鸣的澳龙。
公司成立后,诸事繁杂,这个计划暂时搁置,张禾重新提出来。
“以后你的海鲜,和鸣禾进口的海鲜一起报关,走完海关和边检检疫流程,到时就和正规的进口货一样了。”
“到时谁都找不出漏洞,因为它就是进口的。”商定大事,张禾彻底轻松。
“借你吉言。”李鸣以茶代酒,两人碰杯干掉茶水。
雾岛海鲜全是极品,上市就供不应求,唯一的问题就是来历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