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鱼排湾投产(第3 / 4页)
李鸣跺脚下的木板,可以透过木板,看到钢筋框架和下面的绿色浮筒,看起来确实比老式的木排靠谱。
“每个鱼排有20个4mx4m的鱼排口,中间还搭建一间小木屋。”
鱼排上面都有一个小木屋,可以存放鱼料和工具,也能住人,好处很多。
不过鱼排湾的鱼排统一管理,管理的工人住在岸上,生活质量更高,生产效率也更高。
“每个鱼排口下的渔网周长90米,放养的空间比传统的更大...”
听着李佳佳的介绍,张禾问道:“投放了那些鱼苗?”
“主要是珍珠斑、金鲳鱼、金枪鱼、黑金鼓鳗、泥猛鱼,过两天会投放一些生长期更短的经济鱼类。”
听着介绍,快艇也走到澳口,李鸣指着远处的影子问道:
“对面是海岛吗?”
李七看了一会,惋惜道:“南荷岛,现在没人了!”
张禾好奇的问:“没有水源才没人的?”
李七开船调头,耳边风声呼叫,李佳奇大声的说:“出过海难,加上化学船泄露,就没人了。”
李鸣和张禾没多想,继续听着李七父女的介绍。
鱼排要产出,起码要到农历年底,每天消耗的饵料一点都不能少,鸣禾公司还要继续投入。
不过要是能熬过下半年的台风,等到年底收成,鸣禾公司就发了,每个鱼排保底能赚50万,用自己的渠道卖出,利润更高。
一年就赚上千万,利润高到可怕。
不过海上养殖风险极大,每次台风都是催命符,大部分鱼排赚三年,一次台风回解放前。
这玩意真的是看老天爷吃饭,也就李鸣和张禾两个年轻人,才敢贸贸然涉足海上养殖业。
李鸣不怕,鱼排是为了雾岛海鲜提供掩护,亏几百万,一个月就能回本。
张禾更不怕,就是亏三年,只要一年就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建好整条产业链,赚大钱的机会多了去。
再说了,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到时忽悠投资人更方便,现在亏的都是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