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龙趸(第3 / 3页)
当年藏獒火热时,一只就值一套房,可在肉摊上论斤卖,都没人要,海鲜和观赏同理。
“可我们是卖海鲜的?”
张禾大笑道:“只要有人要,你管他是买来吃还是养着以后吃?”
“...”
观赏用的龙趸,可不能放冷库里,张禾跑到市场内,买了一个大水箱,专门放它,还没卖出去,就搭进一笔钱。
几个氧气泵冒泡,还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龙趸活力恢复,缓慢游动。
游动的龙趸,确实好看,石斑里除了石头鱼,就没有不好看的。
巨型的龙趸,胡大姐啧啧称奇,连批发水果的邻居一家都跑过来围观,门店难得热闹。
邻居要忙着生意,围观一会就散去,门店没啥事了,李鸣也就关上门店,和张禾回办公室办公。
梁芹惯例送来昨天的报表,昨天海鲜销售达到32万,雾岛海鲜达到15万。
每次空间容量翻倍,雾岛海鲜销售翻倍很是正常,不过鸡东岛海鲜销售首次反超,就不得了。
这意味着鸣禾公司的自有货源得到解决。
自主货源就是弹药,不管是鸣禾公司的扩张,还是生鲜小店,只要资金跟上,就能住够的火力打下去,壮大自己。
鸡东岛真是个宝地,内海的海鲜品质高,养活近千户近海渔民,上千艘小船都在赶海,每天收获却只有几十斤。
微薄的收获,平日还要忍受鱼贩子的剥削,沙海公司崛起后,虽然不直接压迫小渔民,人家搞的都是大户。
但沙海公司也通过鱼贩子收购散货,鱼贩子有“爸爸”撑腰,操纵市场能力变强,对渔民动不动就压价,压迫更甚。
沙海渔业不在乎小渔民手里的那点海鲜,鱼贩子们单打独斗,没有沙海公司的支持,一时没反应过来,给了鸣禾公司机会。
江姓和李姓都是当地大族,有江涛和李七支持,鸣禾公司可是在鸡东岛站住脚了。
内海赶海的渔民,知道东小码头有合作社高价收购海鲜,早上赶海回来,都停靠着这边。
合作社敞开收购,张禾还加了一辆货车,司机是李七介绍的,接下来鸣禾公司将会迎来快速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