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沙海渔业公司(第1 / 3页)
吃过下午4点多的午饭,安慰好风暴,李鸣回归现实世界。
赵宇一如既往准点到达,两人打包海鲜的间隙,李鸣问他,
“老赵听说过王太璋和海隆生鲜批发吗?”
赵宇想了一会,摇摇头:“没听说过,怎么他抢你生意?”
“那倒没有,不过同行嘛,你懂的。”
赵宇点点头,商业上有同行竞争再正常不过,他老赵见怪不怪,不过因为是李鸣问他,热心问道,
“姓王的,哪里人?”
广南老一辈做生意的,习惯按地域划分,只相信自己人,优先和自己人交易,结果就是抱团,在某个行业形成某地人占优势。
海鲜水产业有点如此,毕竟是和渔民和大海打交道,每天经手几十上百种海鲜,很难想象内陆的人做海鲜批发。
“茂州林县的。”
“茂州的青龙虾是国内少有的优质野生龙虾,最近一年青龙被一家沙海的渔业公司垄断供货,价格涨的飞起。
就看海隆做不做青龙批发,要是它能拿到大量青龙,小李老板,你可要小心了。”
李鸣追问沙海公司的情况,沙海公司最近两年,发家茂州湾,手里有大量海鲜货源,最近一年垄断青龙供应后,生意更发不得了,声势很旺。
能做到垄断某样海里才有的海鲜,可以想象沙海公司的逆天背景,同时也要兼具狠辣,只有狠辣才能吓住海鲜贩子和渔民。
特别的捕捞青龙的渔民,古代抓青龙虾要裸潜入10多米的海底,每条龙虾都是拿命博,现代科技发达,工具齐全,风险少了不少,但也是海里的汉子养家糊口的饭碗。
能控制渔民手里的龙虾,给价高还不行,渔人总想要更高的价,龙虾利润高,也总有收购商愿意给高价,所以沙海公司还得把人也压住,李鸣对这点深有体会。
“老赵,我两就小虾米,也别操心大人物的事。你给我说说澳洲龙虾的行情。”
“怎么,你还有海外进口渠道?”
“你就说说呗!”
“澳洲龙虾每年11月-次年5月是捕捞季节,现在市面上少且贵,海关边检检疫等一系列通关手续过不了,说能批发澳洲龙虾的,多半是骗子,举报一抓一个准。”
听完,李鸣心里有点凉,他空间里还有2只澳洲龙虾,看来卖澳洲龙虾的美梦破碎了。
送走赵宇,李鸣晃晃头,不能卖澳龙就卖别的,龙虾又不会跑,等下半年再卖。
李鸣看着店前,提着小板凳的大妈,有点无奈,这才几天就有提前占位的,难道还有黄牛党不成?可做板凳上的都是大年纪的大妈,一头白发,不太可能当黄牛。
“阿姨,这一大早排队,天气还热,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