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拨开迷雾(第1 / 1页)
江虹没有想到,夜晚出来散步,居然遇上重返辰州的云冬河夫妇。
这是巧合还是天意?他不知道,倒是他和云冬河的一番对话,解开了他脑海中的一些迷题。这些线索合在一起,事情脉络就清晰了。
简而言之,今年7月底的时候,云冬河在老家接到了郑财旺,绰号“旺锅”来的一个电话,说他在辰州发现了云焉下落。
云冬河虽不知真假,但又不敢放弃,犹豫几天之后,最终决定远赴辰州。
然而,8月3日,他和妻子田素珍到辰州以后,旺锅突然变卦,竟然不肯出来会面。因为他去疑似云焉家里确认之时,遭到了女孩的否认,还差一点被对方的父母痛揍一顿,要了他的小命。
事情算是半途而废。
因为再也无法见到那个女孩,所以旺锅希望云冬河夫妻俩回贵州去,这反而激起了云冬河夫妇的欲望,他想一见云焉真假。
旺锅觉得风险太大,始终不肯帮忙,既不告知疑似云焉地址,也不见云冬河。找不到旺锅的云冬河夫妻俩就在辰州耗了近两个月,坚持不肯放弃,希望能有转机。
9月25日夜晚,他俩继续露宿街头,哪知田素珍的眼睛突然失明,丧失生活信心。夜深人静,她乘云冬河熟睡了,悄悄摸到二十多米外的内河,跳了下去。
云冬河惊醒了,一看妻子寻死,他也不想活了,跟着也投了河,幸好被路人发现了,双双被救上来。
在辰州市救助站的救助之下,经过医院抢救治疗,他们夫妇捡回了一条命。
救助站给他们买了回贵州的车票,同时寻求铁路警方协助护送。
10月3日,在江虹警组的一路关照之下,他们顺利抵达贵阳北站,在亲戚处投宿一晚,打算次日乘绿皮车再转乡村大巴,傍晚回到纳谷乡云家寨。
但是,他们夫妻心里并未放弃对辰州的牵挂,尤其旺锅说的那个疑似云焉女孩到底是真是假?他们没有见到女孩之前,不想随随便便否定。如果不是跳河自尽被救助站送了回来,车上还有铁路警察陪着,他俩是不会回来的。加之在高铁列车上偶然听了邝霞的一句话,知道江虹破案是个破案能手,这些原因激起他俩重返辰州之心。
两天之后,10月6日,两人放弃回家计划,一早上车,傍晚回到辰州。
车上,云冬河给旺锅打了电话,这次,旺锅不得不露面了。
他是天涯寻亲会的公益成员,他说会长知道这事以后,亲自做了他的工作。因为如果再不出面劝阻,云冬河夫妻俩再度闹出什么人命,那会毁了寻亲会的声誉。
本来,旺锅出面只想做通云冬河夫妻的思想,再劝他们回去,不要来了,因为那个女孩一家他惹不起。不料他俩坚持不走,还要住下。
旺锅无奈,只好找来房东,租了他楼下的一间小屋。
困局之中,云冬河夫妻俩想找江虹帮忙,但是止步于辰州铁路乘警支队的门口。犹豫彷徨之际,不想今晚在凤凰山脚下的长街旁不期而遇。
他们想求江虹做一件事:帮助他俩见见那个女孩,确定真假,他们心里总有一种预感,女儿云焉就在辰州。
江虹略一琢磨,很快理出思路,做出判断:那个郑财旺是遇到阻力,裹足不前。作为一名公益组织成员,他没有执法权,凡事必须征得对方同意才能进行,不能随意调查人家,否则就是非法行为。他的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半途而废。云冬河不死心,就希望警方能帮忙,争取帮他找到女儿,实现22年来的心愿。
真要出面就是一种执法行为,作为一名铁路警察,这事还不好办。
他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想给师傅吴方汇报这个事情。
转念一想,师傅今晚下班回家去了。母亲刚才在饭桌上说起师母一肚子的牢骚,如果这个时候给吴方打电话,他立刻会跑回乘警支队,要我带云冬河夫妇过去,师母肯定会在家里大发雷霆。
江虹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20点32分。
这事不必着急,为了师傅家庭幸福,明天再说。另外,应该要找郑财旺进一步了解情况,尤其那个疑似云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想到这里,他把手机放回口袋,再蹲下来抓住云冬河一只手:“冬河大叔,我想去你住处看看,行吗?”
“行!行!”云冬河一骨碌站了起来,马上背起了编织袋,拉起妻子:“素珍,我们走吧!江虹同志愿意帮我们了。”
“哦!”田素珍一直都默默无语,看上去还正常。她站起来,被丈夫牵着一只手,摸索着向前走。
“冬河大叔,我来背吧!”江虹试图拿过鼓鼓的编织袋。
“不用。”云冬河不松手:“里面是纸板和罐罐,我背的动,不麻烦你。”
“这是你们今天的战利品。”江虹笑了,只好罢手。
“下午捡的,能卖二十多块,如果捡上一天,能卖四五十块,就算补贴一点饭钱,哈哈哈哈!”云冬河很开心。
“我听你在车上说过,这是路上副业,必不可少。”
“是啊!虽然我们已经脱贫致富,家里有了一片草药种植产业,但是出门寻找女儿,吃穿住行花费很大。我和婆娘都是农民,过惯了苦日子,能省一分就省一分,能赚一分也是一分。这次出来,我们准备继续睡大街的,还是旺锅拉着我们去他那里,素珍睡他的床,我俩打了地铺。这都入了秋了,打地铺伤身体,我没关系,旺锅不行。我才决定租个房间,就在他的楼下。”
“就是前面翠微村吗?”
“是的,里面住了不少的打工仔,外地来的。”
“明白。”江虹知道这翠微村,也在凤凰山的脚下,距离看守所并不远。那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一角,附近有火车站、铁路新村以及天景丽园小区。村子里面三百多户人家,因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房屋出租生意比较红火,所以家家户户很早就盖起了小楼。多数村民已在天景丽园买房居住,村里的屋都出租了。
因为田素珍看不清道路,被丈夫一瘸一拐牵着走,他们走的很慢。
一刻钟后,街边出现一片高低错落的旧楼房,简陋破败而且密密麻麻挤在一起,黑咕隆咚。一条小路离开大街伸了进去,这就是翠微村。
夜幕之下,村里灯光昏暗,星星点点,犹如时光倒流……
一行三人沿着小路走进村里。
路的两边是一座座农家小楼,有的三层,有的更高,都是砖混结构,非常普通。楼下是一间间简易店面,有洗衣店、餐馆和各种杂货铺,还有作坊似的小厂。
夜晚来临,其它的店可能生意清淡,多数都关门了,唯有餐馆比较红火,不少食客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划拳喊号非常热闹,整条小街飘散着淡淡的油烟味儿。
他们向里走了两百多米,云冬河在路边一座三层小楼停下。他放下编织袋,用手一指:“江虹同志,我就住在这里。”
这是一座砖瓦小楼,跟周围的农家小楼一样简陋。房屋外墙裸露,框架门窗锈迹斑斑,有的窗户玻璃破了,就用一块纸板封住,从楼顶的瓦片来看,这座楼房至少有三十年的历史了。
一楼有个两米宽的大门,门框上面订着一块蓝色门牌:翠微村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