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 第636章 集外力于一身,互通有无?

第636章 集外力于一身,互通有无?(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636章集外力于一身,互通有无?

其问题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技术门槛太高。

作为一个“多工具”组成的软件集群,即便目前我国在部分工具上实现了突破,但在完整可用的全流程工具链上,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而这并非短期之内就能完成。

其次是技术集成度高。

eda是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厂、eda软件商长期协作的成果,需要大量的数学优化和经验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再三是人才门槛。

在eda软件研发人才方面,国内设立eda专业的高校不太多。

而且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吸引了大量的软件开发人才,导致eda软件研发者严重不足。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国内在eda的先进制程上面的集成设计能力显著落后于国外2-3代。

所以说……

大家可千万别被那些个小说给忽悠了。

尤其是那些个黑科技小说。

里边动不动就是造芯片,设计图纸一画,就轻轻松松把新型芯片造了出来。

而且动辄就是3nm芯片,甚至还有2nm和1nm,牛蛙的一批。

呵呵!

小说毕竟是小说。

如果不夸张,那根本不好看。

但现实归现实,我们要明白,现实中造芯片,真的是千难万难,难如登天。

东云倾全国之力,目前也就能生产14nm芯片而已,技术成熟的更只有28nm,短时间内连10nm都进不去,想要达到第二层次的10nm和7nm不知要多久,至于第一层次的5nm和3nm,那要走的路还很长。

即便是有江南这个外挂存在,帮忙搞定了完美石墨烯这个材料大关,并降低了高端光刻机的需求,只要用普通光刻机就可以,大大缩短了东云自主制造高性能芯片的时间。

甚至还解决了用完美石墨烯制造电子元件这第一道技术难关。

但后边的小难关还有几十上百千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