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1 / 3页)
“倭国?此事,又与倭国有何干系?”
朱厚照嘿嘿笑到:“父皇有所不知啊,倭国那,有个名叫石间国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银矿。”
“银矿?”
弘治皇帝的呼吸瞬间沉重了不少。
银矿是什么?那是真正的摇钱树啊,偌大的大明,每年白银也不过数百万两罢了,关内但凡是有银脉的地方,朝廷都设置官员,宫里也派出看守太监。
“有多大?”
弘治皇帝立马就想到了最重要的一点,甚至,都没有仔细思索太子是怎么知道的。
“这,儿臣说不准,不过儿臣保证,这个银矿,很大很大,至少每年能为朝廷提供千万两白银,而且都是品质极佳的白银,要是连续不断的开采,大抵,大抵两百年没有问题。”
两百年………
卧槽,弘治皇帝不由自主的蹦出了朱厚照的口头禅,每年千万两,还是品质极佳的,能开两百年,这矿,得有多大啊。
关内的银矿,大多早就被开采,短则数十年,长的,据说有的从春秋时间就开始了。
银矿这个玩意,越往后开采,难度越高,成本回报就不成正比了。
但朝廷对白银的需求,越来越大,更何况,白银和铜钱挂钩,银贵铜贱,甚至影响到国计民生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
弘治皇帝的声音有些颤抖。
“是,父皇,此事,儿臣绝不敢欺瞒父皇,而且据说那银矿倭国还没有发现,产量,比儿臣说的,只多不少。”
朱厚照继续说到,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给弘治皇帝心里的天平加上砝码。
况且,朱厚照说的并无问题,这石间银矿,曾是十七八世纪世界上代表性银矿床之一,到石见银矿上世纪20年代闭坑。
据记载,石见银山从1526年开始了400多年的开采历史,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本最大的银矿山。
也就是说,这银矿,能从正德嘉靖年间挖到改革开放以后。
弘治皇帝紧紧盯着朱厚照,此事,朱厚照这厮,应该是没有胆子信口开河的。
若是真的,这石间银矿,简直就是个宝啊………
一时间,弘治皇帝心头火热,打起了小算盘………
什么狗屁的不征之国,弘治皇帝早就抛之脑后了,太祖皇帝要知道倭国有这宝地,早就把倭国打废占下来了。
这么大的银矿,这是给太子,太孙,还有后世之君们找了一张长期饭票啊,一年千万两白银,內帑还能没钱,自己的子孙什么办不成?
倭国………
弘治皇帝脑子里飞速转着,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倭国,这么把这石间山给占下来………
倭国虽是在海外,可不像是西洋,万里之外,大明并不是一无所知。
相反,早就在太祖时期大明就与倭国有所往来,要说现在,那不,江南的倭乱………
对了,倭寇………
弘治皇帝眼睛一亮,本来头疼不已的倭乱现如今居然有了天大的作用,弘治皇帝兴奋起来,目光炯炯:“对了,倭寇,倭寇,太子,倭国的浪人能来我大明,我大明,也能去倭国吧。
朕知道,如今倭国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犹如春秋战国一般。
如今有了船,在招募些水手,带齐人马,须臾之间,即可拿下,就当,是下西洋前演练了。
若是不行,就说倭国国内,毫无人臣之礼,我大明王师,要吊名伐罪………”
卧槽,朱厚照懵了,倭寇,自己老子居然从倭寇这当突破点。
是啊,人家都能来大明,咱们怎么就不能去小日本那。
看样子,父皇对倭国的现状还是很了解的啊,知道倭国现在差不多在战国时期,还想到了派出一支奇兵从天而降,给他来一下闪击战。
甚至,都准备直接开战了。
而且,朱厚照看着弘治皇帝神采奕奕的样子,好像完全忘记了,倭国也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一般,一门心思的要搞他一下,与之前自己要干预朝鲜完全就是两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