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三本书(第2 / 5页)
并且按照户朝预计随着地方经济和生产的复苏,每月获得商业收益还将持续不断的稳步上升,未来将达到一个大家都有点不敢相信的高度。
商业税的大获成功也让众人看到了工商业蕴含的强大潜力,其所创造的价值一点也不比传统农业创造的差多少。
重点是商业税每个月都有,基本上月月都有进账,相比较将近一年一收的夏税和商税,真的太有安全感了!
现在再也没有人敢质疑朱子明建立的商业贸易司不符合制度了,或者认为区区商贾低贱之事不值得用一个部门专门去进行管理。
事实胜于雄辩,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再多的雄辩也都变成了狡辩,毫无意义!
同时,李善长、刘元礼、邬启霖等人也积极从吴国公府的工商业实践中汲取有关于古代经济学的营养,不断补充和完善到他们的新儒学著作之中。
新儒学著作除了发展王阳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重要观点,汲取最多的就是吴国公府在经济活动和工商农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超出该时代文人理解范畴之外的东西。
李、刘、邬三人成功的从中归纳总结出了不少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并用以解释吴国公府目前各种不同寻常的状态。
三人受到朱子明的委托发展新儒学以来,历时已有三年之久,三年磨一剑,终归是有所成就的,各自也都将自己的著作拿了出来。
当著作被拿出来后,朱子明第一时间就要来了原版进行研读。
李善长写了一本《工业生产论》,主要详细描述了吴国公府的一系列工业生产实践活动,还创造性的提出了“工业强国”的概念,认为古今王朝之强盛,工业制造的强弱永远都是第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