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名节比命重(第4 / 4页)
秦桧被何铸噎的够呛,何铸前脚一走,秦桧后脚就进宫,找赵构打小报告去了。
议和已到了节骨眼上,秦桧不敢出任何岔子,何况这是四太子点了名、挂了号的事情,说什么都得办利索了。
赵构听秦桧这么一说,也有些傻眼了。
岳飞抓也抓了,证据也收集了,没想到关键时刻自己人掉链子。
“陛下,现在金使已到临安,其他的条件都已谈妥,眼下就差这一桩了。”。
前几日,赵构派往金国请和的魏良臣回来,一同前来的还有金兀术的使者,行台户部侍郎萧毅和同知制诰邢具瞻。
金兀术开出了岁币银、帛各二十五万匹、两,割唐、邓二州的条件,这对赵构来说都不是事儿。
赵构本来以为金兀术会狮子大开口,也准备好了出点血,可想不到金人要得这么少,可以说议和的事已经板上钉钉,只要岳飞这事办成,立马可以正式缔约。
“秦相,你说该怎么办?”对于何铸这个横生枝节的强项令,赵构也颇为无奈。
“陛下,现在看来只能换人了。”
“此时换人,只怕会引起物议。”
案子审到一半换掉主审官,难免有掩耳盗铃、瓜田李下之嫌,等于告诉天下,审出来的结果不是赵构想要的结果。
而且虽然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法司都有审案的权力,但职司上却各有侧重。
刑部掌全国刑法、狱讼、奏谳、叙复等事,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司法部;大理寺则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而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相当于纪委监察。
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风闻奏事,没有司法权力。贞观间,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元十四年后,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词讼。从此,凡重大案件,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组成三法司联合审理。大理寺负责审讯人犯、拟定判词,刑部负责复核,同时报御史台监审。
岳飞不是普通百姓,是正儿八经的从一品官,他的案子肯定是要以御史台为主审理的。
“陛下,无妨。”
秦桧知道赵构担心撤换何铸会落下口实,不过他好像早有定计。
“噢,”赵构一喜,问道:“秦相有何妙招?”
“陛下,如今金国的条件已审定,盟书已成,议和大局已定,金使北还复命时,我朝依礼需派报谢使一同前往。”
“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