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淮西大窟窿(第3 / 4页)
“何时走?”
刘锜看了看这糟糕的雨天,对关师古说道:“关将军,事不宜迟,你速速整顿军马,城内的百姓愿意随军南下的抓紧收拾,我们今日就走。据报金人已渡淮,旦夕可到庐州,迟了怕横生枝节。”
“是。”
幸好刘锜决断,当日就撤离庐州,他料得没错,金兀术大军此时离庐州已近在咫尺。
正月二十六,金军入庐州,金兀术得知刘锜人马刚离开庐州不久,即令轻骑追击。
刘锜的人马确实没走多远,因为都是步兵,加上辎重,又要掩护百姓,所以当金兀术的轻骑出庐州追来时,他们才撤到庐州东南五十里的西山一带。
刘锜看着在寒雨中缓慢前进的撤退队伍,脸上写满了忧虑。随军撤退的百姓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这四野之地万一被金军铁骑追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许清、阎充、雷仲。”刘锜突然大声喊了起来。
“大帅,有何差遣?”
“传令全军加快速度通过西山口,你三人率本部军马随我一同留下殿后。”
“是!”
不得不叹服刘锜料事如神,他与许夜叉、阎充等带五千精兵堵在西山口刚布好阵,金兀术的轻骑就已追到眼前。
显然,顺昌之威影响甚巨。
追来的金骑远远看到西山口竖起的“刘”字旌旗竟然犯怯了,上万轻骑在西山口前逡巡而不敢逼近,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日暮。
金人见无机可趁,更重要的是没有勇气对刘锜军马发起攻击,最终引兵退去。
刘锜顺利退到东关,整顿军马、兵力复振,依水据山,占择地利,以遏金人之冲。
而金兀术占了庐州,虽然时不时遣兵入无为军、和州境内剽掠,却不敢举兵渡江,就是怕在东关的刘锜会乘机抄他后路,江南由此才得以少安,可以说东关的刘锜军马是整个淮西战线的定海神针。
……
垂拱殿上挂起了舆图,每天盼着新消息又怕来消息的赵构眉头紧蹙,金兀术这一刀真的是捅到了他的软肋上。
整个江淮防线最弱的就是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