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自取其辱(第2 / 3页)
看到秦桧,饶是赵鼎这么好的涵养,也不禁露出了一丝厌恶的神情。
“元镇兄,……,哎,元镇兄你!”
秦桧做绝了坏事后刚想把好话说尽,话还未出口,就见赵鼎已一揖而去……。
(赵鼎到绍兴丐祠后,秦桧非常忌恨,改任他知泉州,又让殿中侍御史谢祖信指责赵鼎曾接受张邦昌的伪命,趁机剥夺其奉国军节度使的节钺。后又指使党羽御史中丞王次翁指责赵鼎治郡废弛,于是高宗命他提举洞霄宫。赵鼎从泉州归来,又上书议论时政,秦桧怕他重新被起用,让王次翁又诬陷他曾接受伪命,贪污都督府十五万缗钱,于是赵鼎被贬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秦桧还不放过,不断指使党羽攻击赵鼎,不久就被贬居漳州,后又安置在潮州。
赵鼎在潮州五年,闭门谢客,不谈时事。秦桧一心要置赵鼎于死地,其党羽御史中丞詹大方又诬蔑他受贿,嘱令潮州郡守把他编在移民中迁移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赵鼎在吉阳三年,隐居深处,门下故吏都不敢通信问候,只有广西主将张宗元时时送些醪米。秦桧知道后,命本军每月开其存亡申报。赵鼎心知秦桧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怕自己累及子孙,于是自书墓铭:“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便绝食而死,时为绍兴十七年八月二十。绍兴十八年,得旨归葬。宋孝宗即位后,追赠赵鼎太傅,赐谥号忠简,追封丰国公。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
“报!大帅,关防来报,运河上有金国使者南来。”
“哦,去看看。”
自从淮西兵变之后,韩世忠就一直驻守在楚州捍蔽江淮,他极力反对议和,所以对南北往来通使极为关注。
正好南北往来都是走运河,楚州是必经之地,因而他得地利之便,能第一时间了解消息。
运河上的关防水呰就在楚州城外,王伦与金国使者乘坐的官船已经停在了码头。
“哈哈…,原来真是王学士和蓝承宣回来啦,我说今天怎么有喜鹊在叫,原来是贵客临门啊。”
“韩太尉,久违了。”王伦和蓝公佐连忙迎了上去,“恕罪、恕罪,我等怎敢劳动太尉迎接。”。
“哈哈,是啊,七月二位出境,一晃三个月,我以为二位会留在北方过年呢。”韩世忠揶揄道:“二位现在回来,正好能赶上过年团圆,哈哈。”
“韩太尉说笑了,我是天天盼着回家啊。”王伦知道韩世忠的心思,也不敢置气。
韩世忠看了眼王伦身后站着的两人,说道:“王学士还不给某介绍介绍后面的两位贵客。”
“哼,”见韩世忠语含轻忽,为首的金国使臣不由哼了一声,向前一步,略带倨傲地说道:“我乃大金国签书宣徽院事、江南诏谕使萧哲,这位是大金国中京副留守、江南诏谕使张通古。”
萧哲故意将“江南诏谕”四个字说得很重,韩世忠一听,脸色立马变了。
江南诏谕,好一个江南诏谕,这是要我大宋俯首称臣!
见韩世忠色变,王伦心中一紧,连忙岔开话题道:“韩太尉见谅,我等有王命在身,难以久待,王某就不打扰太尉了。”
“呵呵,”韩世忠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韩某本来还想略尽地主之谊,既然王学士衔命在身,那就不久留了。”
“韩太尉,告辞,告辞。”
王伦见韩世忠那副样子,就像是吃人的老虎一般,一刻也不想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