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葵花宝典(第4 / 4页)
“梁爱卿,这临安城内接连失火,可有什么措置?”
赵构转而问起了临安知府梁汝嘉,如果有人该负责,也该是临安父母官来负责。
梁汝嘉本是高干子弟,外祖父是宋徽宗时的宰相何执中,靠祖荫得官,从中山府司议曹事干起,到知常州武进县,后升任常州通判。
绍兴二年春,升任两浙转运副使。当时临安府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梁汝嘉受命协理临安知府政事,当上了代理市长。
梁汝嘉也是能臣,上任后从三方面整治临安,一是加强防徼,连续破获盗案,盗贼敛迹;二是健全火政;三是以陶瓦易茅舍,火灾亦息。因为干得有声有色,所以绍兴三年七月转正,升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
“启禀陛下,这城中接连失火,是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先不谈该不该罚,朕想知道现有何措置。”
“启禀陛下,临安府内每隔二百余步就设一军巡铺,铺兵三到五人,专门巡警地方盗贼烟火。城内诸坊界设防隅官屋,屯驻官兵,并于坊界处设立望楼,朝夕轮差,兵卒卓望。城中潜火队亦是齐备,所用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云梯、唧筒等器具,俱是官司给支管钱措置,无不具备。临安府容易失火,究其原因主要是城郭广阔,户口繁多,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街道狭小,不堪其行,多为风烛之患。”
梁汝嘉说的没错,临安城内这接连失火,根本原因就是这几年城内人口激增所致。
任何地方都一样,人口民居过于密集肯定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其中火灾威胁最大,特别是民居多为木制结构,火患尤甚。
听梁汝嘉这么一说,临安府防火的措施不能说不齐备,关键还是个人的防范意识,火灾大多数是意外,很难控制。
“梁爱卿,现已近年关,且是天干物燥,爱卿可要多费些心思,莫要再出火警了。”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加强措置,加派人手,严加巡警,多贴告示谕民防火。”
“嗯。”赵构点了点头,梁汝嘉的办事能力,他还是放心的。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具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王伦出班奏道:“金国使臣安州团练使李永寿、职方郎中王翊等九人已到临安半月,李永寿欲递交国书,问陛下何时赐见,请陛下赐示。”
“不急。”
赵构道:“自朕登基,屡次三番派人出使金国,可是派去的人都被金国扣留了,而金国未尝派一人报聘。此番粘没喝派使臣来,也先让他们多住几日,等过些日子再说朝见的事。王爱卿,你和王翊是云中旧故,你替朕去驿馆看看他们,现在天气冷了,给李永寿几个送些衾褥去,好生宽慰,让他们稍安勿躁。”
赵构是想先晾晾金国的使者,听说这金国的使者一路上倨傲的不得了,牛屁哄哄的,先挫挫你的锐气再说。
赵构一直拖到了年关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才在垂拱殿召见李永寿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