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要死一起死(第3 / 5页)
……
金兀术一开始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重要的关隘居然连个鬼影也没有,真真是天助我也。
第二天一早,金兀术就急不可耐地整军向独松关进发。
到了独松关,金兀术才真正感受到独松关之险要。
独松关东西两侧都是高山幽涧,南北向有一狭谷相通,独松关就建在峡谷中山岭最高处,要翻山过谷,必经独松关。
到了独松关,金兀术才真正感受到独松之高巍。
满山的松树在它面前几乎跟小树丛一般,这棵树大概就是这片深山之灵吧。
在关前仰视着这棵大松树,金兀术在心中默默祈祷了片刻,才在阿里蒲卢浑的陪同下进关。
其实独松关不应该叫关,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雄关那样的巍峨,反而像一道不起眼的小城门。
整个关隘,目测高不过一丈,关门如洞,深三丈有余,宽不足半丈,门洞只能容一人进出,就像一条短隧道。在门洞当中,头顶有一方孔,类似于瓮城或说是天窗,当敌人进入门洞后,守军可以在敌人头顶上进行攻击。
关后盖着关所,还有几个挖出来的藏兵洞。
站在关隘上,望着蛮蛮苍山、幽幽深涧,金兀术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对阿里蒲卢浑等人叹道:“宋人只要用几百老弱在此把守,我们哪里能够渡过此关啊。”
过了独松岭,此去临安只有百余里,对于金军铁骑来说,即使不全速,也就是小半日的功夫。
更何况,出了独松岭只十里就是浙北平原,真是一马平川任我驰骋。
……
时至腊月,已近年关。
虽然战事尽在江淮,金人到处杀人掠地,但临安城里似乎还感受不到战争的紧张气氛,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新年,这座富庶的东南都邑一如既往地透着万家灯火的繁华。
冬日的江南,天色晚的早。
不到申时,金乌已然西沉,暮色苍苍,天空渐渐灰暗,城中各处炊烟袅袅,不少人家都已围桌而坐,饭菜香鼻。
突然间,只见碗中的浆水微微泛起了涟漪,一圈一圈,一圈一圈,越来越明显。
紧接着脚底传来了似有节奏的震动感,越来越强。
发觉异常的百姓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凝神体察,难道是地动?
此时耳边已经能听到隆隆的声响不断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