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秋后账算得不错(第4 / 5页)
吴湛心头一亮,哈哈,看来老子真要升官发财啦!
吴湛非常开心地伸出了手,和韩世忠握在了一起。
“啊!”
突然,吴湛杀猪般的尖叫响彻了大内,原来韩世忠趁着和吴湛握手时,将他的中指硬生生的折断了。
韩世忠的如钳大手一把制住了吴湛的咽喉,恨恨地道:“恶贼,今天你的好日子到了!”
当日,吴湛和来不及逃跑的王世修一起被斩首示众。
而逆党主管殿前司王元、左言分别贬降为英州、贺州安置。枢密都承旨马瑗停官,永州居住。吏部员外郎范仲熊、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都除名,分别置柳州、吉阳军编管。
这也算是赵氏仁慈,换了别姓皇帝,谋逆大罪不把你夷族,甚至祖宗都给你挖出来,都算是轻的。
赵宋官家对文人仁慈,别的朝代砍头的罪过也都是贬谪了事。不过贬谪远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个死法罢了,大部分人接到贬书后都会交待好后事才上路,事实上很多人饱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苦痛折磨,最后都死在贬所。
初六,右相朱胜非及执政颜岐、王孝迪、张贗、路允迪罢官。
按理说,不论别人,单论朱胜非是不该罢官的,他可以算是勤王第一功臣,按隆佑太后说的,要不是他从中斡旋,事情早已糜烂不可收拾。
赵构也不想罢免朱胜非,可这是朱胜非自己要求的。
这个老倌真不简单,不但不居功,眼睛还看得贼清,他知道出了这档子事,不论功劳多大,总会有言官出来弹劾他,话只要出自言官之口,那再怎么样,人家都会觉得你真的有问题。
所以,朱胜非主动提出了罢政的请求,话也说的很有水准,说苗刘兵变的当时,自己就应该死节,之所以忍辱偷生,就是为了今天的成功。
一来肯定了自己的作用,二来指出了自己的问题,既然有问题,那赵构你下令罢我职,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赵构尽管不舍,却也很无奈,毕竟当皇帝的,也怕言官搞事。
果不其然,这边局势刚安定一点,御史中丞张守就跳出来参了朱胜非一本:说朱胜非身为宰辅,不能预防,以致苗刘猖獗谋反,把屎盆子扣到了朱胜非的头上,要求赵构罢免朱胜非。
赵构没理张守,他知道台谏的老爷们就喜欢在太平无事的时候生些事来博眼球,真要到患难时刻却又听不到这些台谏的声音,不过这些人说出的话确实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赵构也知道朱胜非的苦心和好意,既然这样,也就尊重朱胜非的意见,不过赵构对朱胜非还是非常信任,让他推荐继任者。
朱胜非推荐了吕颐浩和张浚。
最终赵构选择了吕颐浩为相,他觉得张浚还太年轻,资历太浅,尽管勤王之师实际的主导者是张浚,功劳甚大,但是让资历浅的人骤升宰辅,怕是难以服众。
初六当日,赵构正式下诏任命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邴为尚书右丞,郑瑴为签书枢密院事。
初七,任命刘光世为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参加勤王的僚属将佐都升官进爵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