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苗刘逼宫(第4 / 4页)
“苗将军,为何还不回营,这是何意?”
整个事变到这个时候才进入高潮呢,前面都是前戏,你以为苗刘二人真是莽夫?
苗傅回道:“陛下本不当即大位,只因二帝北狩,将来渊圣皇帝回来,不知陛下何以处之?”
听到苗傅的问话,赵构心里“咯噔”一声凉了半截,果然要逼宫!
怕来的还是来了,本来赵构的即位在法统上就存在瑕疵,他既不是太子,又没有上任皇帝的传位诏书,所以他最怕大家拿他即位的问题说事。
赵构不敢正面回答苗傅的问题,只让人把朱胜非吊到楼下,当面去劝苗傅。
苗傅岂是如此易与,凭你朱胜非三言两语就能打发?
苗傅得寸进尺,提出了新的要求:请孟太后听政,并要求派人与金合议,迎回二圣。
对于苗傅等人提出的要求,赵构只能同意,当下请孟太后听政。不过赵构也不死心,对苗傅等人说,二圣未归,尚不能还位于渊圣,自己只能暂居大统,待二圣回归,即刻让位。
苗傅等人死不答应,说当时道君皇帝已有先例,现有皇子魏国公赵旉在,赵构必须马上禅位给儿子,让孟太后垂帘听政。
苗刘二人拥兵凌迫至此,赵构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同意了苗傅提出的所有要求,古来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你的要求朕已知道,为黎民百姓和江山社稷计,朕同意退位,但需要太后手诏。”说罢,赵构就派人去请孟太后登楼。
不多时,孟太后就到了门楼坐定。
赵构被逼宫,心灰意懒地站在了柱子旁,朱胜非等人请赵构坐在孟太后身边,赵构连连摆手拒绝。他知道值此危难之际,必须谨言慎行,让别人觉得他无辜可怜,又不会生事,这样才有活路。
孟太后这个老太还真不简单,听得个大概,原来外面闹哄哄的是兵变逼宫啊。孟老太当下便坐着小肩舆,下楼出了城门,直面苗傅乱兵。
苗傅等人被孟老太胆色给镇住了,不敢造次,纷纷躬身行礼,收敛了很多。
“苗将军。”
孟太后安抚道:“道君皇帝宠信蔡京、王璞,变更祖宗法度,童贯擅起边事,所以招致金人,而有靖康之祸,连累国家至此,这岂是陛下的责任?何况陛下并无失德,只不过是为黄潜善和汪伯彦等人所误,如今这二人已遭鼠窜,罪魁祸首已遭严惩,莫非苗统制不知?”
神宗任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哲宗继位,朝政回到旧党手中。而徽宗即位后打着绍述的旗号,任用新党蔡京等奸臣,肆意妄为,致使朝政日坏,终致亡国之祸。
孟太后本是旧党高太后和向太后所立,她本人也因为新党执政而吃尽苦头,所以对新党特别不感冒。她一听苗傅和刘正彦居然要把徽宗接回来,当下心中就大不乐意。
面对诘问,苗傅也退了一步,提出今日非要以孟太后为天下之主,让皇子赵旉继位才肯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