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黑太子 > 第1023章:休养生息

第1023章:休养生息(第4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某新皇的新令便是“两”用“L”、“文”用“W”来注释,这便与拼音对接上了。

当下烤鸭还是比烧鸡更贵,通常售价要高一二百文钱,因为前者的油更多。

在肚子里普遍缺乏油水的年代,啥吃食油多,啥就更贵一些。

雇佣兵们喜欢吃红烧肉,也是因为这玩意油多,比烤鸭便宜,还能打牙祭。

由于牛都成了耕地的主力,猪肉与羊肉便成了首推的美食。

京城街头的肉食店铺门口都摆着一口大锅,尤其是在冬天。

只要天气允许,大锅炖肉散发出来的香味便能刺激到过往路人的味蕾。

红烧肉与羊蝎子,前者受到外军士兵与穷苦百姓们的欢迎,后者则是中层人士的最爱。

手里有点钱的士子们不屑于吃猪肉,更爱好吃涮羊肉或羊蝎子。

在秋冬时节,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大补,下肚之后,对身体大有好处。

猪肉价格不高,归功于某新皇大力倡导养猪所致。

羊肉能让中下层人吃得起,则是由于关内铁路贯通所致。

阳和卫位于重镇大同东北方向,由于濒临关外,这里便是附近关外各部落入关的主要通道。

在修通了铁路之后,酋长们遣人所饲养的牛羊便可通过火车源源不断地运往畿辅地区了。

如此一来,畿辅人能吃到便宜的羊肉,部落的牧珉也能得到廉价的盐、铁、茶、布等大明商品。

这算是最典型的互利互惠了,尽管苏尼特部的牧珉被皇太鸡的骑兵劫走了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跑到了关内避难,躲过一劫。

先将手里的大半牛羊套现,然而等东虏走了,再出关放牧,往后小心一些便是了,他们可是不想被抓到辽东去当包衣奴才。

从关外运来的牛都被用来耕地,羊则是皮、毛、肉三样各有用处。

皮毛都可以作为日后北伐辽东的军需物资,让将士们咋冰天雪地里保暖御寒。

羊肉便可普惠畿辅百姓了,由于部落放羊相当于规模化的农场,使得从关外运羊都比本地羊便宜。

只要火车不出故障或者铁路没被破坏,大同又能开采露天煤矿,铁路运费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赶羊走上前里路要划算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