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书中黄金(第2 / 7页)
这位同僚还说,只怕“卧龙”与“凤雏”再世,联手也难以匹敌太子!
光倪元璐一个人说,郑三俊肯定是不信的,因为实在是太过夸大其实了。
然而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大理寺卿成德、吏部尚书孟兆祥、工部尚张慎言等人皆是如此看法。
郑三俊不是当事人,没见过当时廷议时的激烈场面,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好不热闹。
但每次到了最后,几乎都已太子爷取胜而告终!
您没瞧见上面那位移驾南都了么?
这信号还不够明显么?
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北边那位用了一口气,将其他颜色都给胜了……
控制内阁,笼络臣子,执掌军队,再用报纸来消灭留言。
你想到的与想不到的,人家都会,而且干的很好!
等布置完善之后,想在廷议反对太子都不可能了。
一旦出现棘手之事,太子便会启动投票流程!
能上殿的臣子里,忠于太子爷的占了一多半。
如何投票,太子都会稳操胜券。
想在廷议时战胜太子,这谈何容易啊?
先把朝会里的以及给清除掉,再在出缺的位置上安插上自己人。
若是崇祯皇帝也将此计照搬过来,结果自然会跟北廷如出一辙了。
还有人笑话北廷首辅薛国观是个不学无术,专心巴结太子的奸臣。
你见自古以来的哪位奸臣没有主见,对主人百依百顺?
实际上北廷就是在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状态下,进行高效运转。
也只有如此行事,才能避免因为争议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薛国观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殿下所言极是!
若无要事,抑或是太子主动问起,次辅吴甡一般不表态。
于是,太子便可以直接指挥七部尚书,教其如何落实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