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学里(第3 / 3页)
贾代儒满意的点点头,七岁孩子,能记住这些,不错。
贾菌见他如此,不由得意,又大声道:“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表达孔圣人礼乐治国的理念,也表明教育与学习过程中道、德、仁、艺的不同地位与作用。”
“也就是说,道是目标,德是根本,仁是依据,艺是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与手段。”
贾代儒捋着胡须微笑称赞:“不错。下学后来我书房一趟。”
学生们见此,不由羡慕,这是开小灶去吧?
金荣见此,又是嫉妒又是愤愤不平,双眼死死瞪着贾菌。
贾代儒见此,又道:“金荣,你也来。”
同贾菌一样,金荣也只有一个寡母,他实在不忍心这孩子走上歧路。
从前因年纪大,常常力不从心,日常管理交给孙子,可孙子并未管好。
近日也不知是不是因孙子上进,精神头变好,身体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让他有精力教育学里的孩子。
圣人说要因材施教,他便也打算从性格资质着手,希望还来得及。
与贾菌自信满满不同,金荣心里着实忐忑,上回的事被掀出来后,不管宝玉还是薛蟠,都疏远了他,嫌弃他挑事,害的他们被打了一顿。
见此,学里不少势力眼都跟着孤立他,还总说一些嘲讽的话,什么他姑妈璜大奶奶就是靠巴结琏二奶奶尤大奶奶过活云云。
小孩子家面皮薄,如何不恼。
每每想起秦钟当日说“有金荣,我是不在这里念书的”,引得宝玉出头,而他为了不被赶出义学,被逼磕头认错,心里就有火。
可巧,王熙凤不明不白的死了,没几日秦氏又死了,他心里正痛快着呢。
现在山长找他,难道看出来他的心思了?
就连独孙都怕贾代儒,更何况义学学子,金荣能不忐忑不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