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基础产业盘点(上)(第3 / 4页)
威廉·拜尔德也做好了接收这些家电品牌的准备。
毕竟,在全球的有钱人的心目中,还是比较认可这些品牌的。
既然,能够忽悠这些有钱人,那为什么不去接收这些品牌呢?
……
据说省政府已经考虑,把华城直接提升为省直辖县级市。
一个全国特困县,短短半年的发展就已经堪比中西部省份一年的生产总值。
华城也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产值破百亿美元的县城。
这完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换作是谁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整个县政府的官员们都沾了这两家集团不少光,至少官升一级。
但即使如此,市政府和县政府都要求何秘书以招商引资的名义,继续跟着李世林一起把姜余在华城的产业打理好,免去他的后顾之忧。
前段时间,李世林在全国收购压缩机厂和入股家电企业,何秘书长功不可没。
正是由于他的八面玲珑,以及体制内的身份,对付那些国企和国资局的领导可谓是游刃有余。
很多地方官员都很不耻他的行为。
这家伙简直就是官场“败类”。
何秘书长和华城的领导班子们完全不在乎。
他们都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
华城县几百年来都穷怕了。
外面的那些官员们,哪里能够体会到那种说不尽道不出的苦难?
粤省是富,但也仅仅限于珠三角。
也正因为多了个珠三角,把整个粤省的大部分人才和有限资源都吸走了。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整个粤省的各地级市还要不断的帮扶其他中西部省份。
而搞笑的是,一个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粤省地级市,居然要拿出大把钱扶持人均gdp比它更高的地区。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粤省的其他地区并不富裕吗?
他们就不知道,粤省还有将近30%的人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如果不是穷,那些老百姓何必千里迢迢出国做苦力。
“华人之乡”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说出来的,而是为了生存而迫不得已出国的人设立的。
华城外出打工的比例一直稳定在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比例!
这问题的严重性应该不言而喻了。
如今,好不容易引来一只超级金凤凰,他们真的怕被人抢走了。
华城的基础条件比起外面的区域不知差了多少倍,姜余若是下狠心,随时可出走。
毕竟,窝在山沟的华城县,它的基础环境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啊!
华城县领导班子也只能用人情乡情来“禁锢”住姜余,省去他的后顾之忧。
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这样的一群官员,放在任何地方,可能都会被老百姓痛斥,但放在华城,却没有这样的顾虑。
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业率大幅提高。
特别是罐头厂,纺织厂,以及冶炼集团这样的人力密集型企业,因为效益越好,工人需求也越多。
因为这两大集团的火爆,华晨的相关产业也迅速崛起。
比如说,与之相关的包装企业和运输公司也纷至沓来。
许多外来的商务代表团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