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秘辛(第2 / 3页)
再瞧他赤着双脚,一手拎着只鞋子。正是丘若君曾经见识过的那副“达摩只履西归图”。
只是郁胜宗并不知道此画来历,他少读佛经,更不知道此画画的是达摩祖师。凑上前去,窸窸窣窣,四处瞧瞧,想看看这画的周围是否有和画相关的注解。反正外面的武僧都是瞎咋呼,这么长时间却没人搜查房间,闲着也是闲着。
然而他翻遍了整个房间,也并未瞧见任何和画卷有关的记载。这个房间一如他初见,简单、朴素,连一块可以藏东西的暗砖都没有。
也该他机缘凑巧,对此画来历完全不识,又不通佛法。若换一个人,对佛法略知一二的,也应该知道达摩祖师乃是西域人士,瞧着画卷也该有所联想。偏偏他完全不知,又以为画中并非佛祖菩萨,是以对此画也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是故只是对着画卷拜了拜,暗道,“得罪,得罪。”伸手去揭画卷,想瞧瞧是不是画卷背后的墙壁是否有什么玄机。
谁曾想,墙壁未有玄机,画卷的背面倒是有几行小字,字字小如豆粒,房间昏暗,难以瞧见。总算郁胜宗内功精湛,耳目皆异于常人,定睛观瞧,只见上面书写道,
“武当少林,为天下正道之首。上须报君王,下须护一方民众。”
郁胜宗瞧了,不屑一顾,冷笑一声,说道,“武当少林两家,一道一佛,不潜心悟禅悟道,倒在这里说着身兼天下重任。可笑!”
他原本不想再读下去,但听屋外仍然十分闹腾,这才耐下性子来继续读道,
“天下武功,无出佛道两家。近年连日闭房参悟,佛门武学,难有突破。若欲达天人之境,非佛道合一而不行。”
郁胜宗点点头,暗道,“这句话倒是有几分道理。佛道两门学问,委实是高深的紧。”
他继续读道,“余少时出家于少林,熟读佛经。今有达摩只履西归图,感叹师祖行为变幻莫测之余,尝讯师门,达摩祖师何故死而复生。无一能答,经年流转,不得其解。遂还家,遍访道理之大家。终于武当寻明道家精深内功龟息功。
道家武学,旨在引天地灵气入体,习此龟息之功,呼吸虽细长如龟,终究有迹可循。顿思少时修佛之事。佛门武学,以‘寂灭’为要。遂道佛合一,参悟佛门龟息真定诀。”
郁胜宗心中一颤,朝下看去,乃是一内功法门,虽然是佛门武学,只是并无增加功力深厚之功,倒是和自己从小修炼过的指玄功一样都是有益身心,可延年益寿。
天下万物,龟之一物,寿命最长。要诀便在于它的呼吸细长,可做到纳气久闭。龟息功正是得其精要。
这门内功并不如何高深,一共也就分为“入定”、“出定”、“潜息”、“潜心”四层意思,记载简单。郁胜宗虽非什么聪明才智之士,但不过半个时辰,也已经将这龟息功的功法牢记在心了。
“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将这等不传之秘记载在这里。龟息功这名儿倒是听说过,可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人精通此法。便是武当派和少阳宮的高手里,也不曾听说有谁学会此功的。”
他这么暗想着,瞧这后面还有一些字,便继续读道,
“然,达摩师祖乃佛门第一人,何故精道武,难明其理。后经数年,余须发皆白,惊闻佛门先师圆寂,归寺参拜。
龟息之功虽为延年益寿之术,却难得其精要,更无法可夺天地制造化。不可冲锋陷阵,不可上阵杀敌。余传之于天外来客后,再无一弟子习得此功。心灰意懒之余,书于此卷,以祭先师。”
郁胜宗点点头,看着外面天色渐晚,眼看要误了约。但是任然是人来人往,当下将心一横,盘坐在那个蒲团上,趁热打铁,干脆修炼起那门龟息真定诀了。
连下一个周天来,他对“出定”、“入定”两层意思已经颇多感悟,不禁想到在画卷背后书写下这段文字的前辈,暗道,“想来这位前辈倒也是个痴人。他从小便梦想着创出一门佛道合一的武功,甚至不惜从少林还家。到老来终于创下这门武功,却只能用来延年益寿,更讽刺的是居然连个传人都没有留下李。”
想到这里,他心念一动,“天外来客?天外来客?那是何人?”他皱皱眉头,不得其解,又闭目养神了一会。
没过一会,他又不禁苦笑起来,“爹爹妈妈还有霜儿都已经死了,我还练这什么劳什子龟息真定诀?待我大仇得报,余生便守在他们的坟边便了。只是我还不知他们的尸首被怎么安置了,我等会见到罗汉老前辈,可得问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