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六二五章 南圻之乱

第六二五章 南圻之乱(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比如兰芳共和国,其国内的木材和矿产资源丰富,他只要出口这些东西就行,不需要再去发展所有类型的行业。

当然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要有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华夏本土作为基础。

这个大的工业体能够让圈内的所有国家都能够轻松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而且这些东西还不能比西夷的更差。

在经济上的另外一项举措就是货币一体化。复兴军的华元将作为整个大华夏圈的唯一流通货币。

这样不至于产生混乱,商品的交易也能够保证更加的公平。

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这些藩属国的体量都比较小,大家不介意使用华元。

还有就是华元要足够的坚挺。

这种坚挺目前还只能通过金属货币来保证。

为什么董书恒之前暂停全面推广纸质货币,就是因为他要先搞货币一体化,等到货币一体化之后再去搞纸币。

现在就搞出纸币,还如何让藩属国信任呢?相比于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片,人家肯定更加认可真金白银啊。

货币一体化,并不是那么容易,这还涉及到货币的发行、交换、结算体系。

最简单的一点,那就是复兴军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

好在现在复兴军已经掌控了扶桑,白银储备大幅度提升。

还有东华王国,这里是世界上银储备最多的地区。

随着大量华人采矿企业入驻东华,大量的白银必然会向华夏输入。

这样基本上能够保证华元发行所需要的银金属。

在文化上的一体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联盟只有拥有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基础才能够更有凝聚性。

但是这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大嘤帝国在自己的殖民地上统治了几百年,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除了几个由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建立的国家之外。

为什么呀?因为他们的文化太过狭隘,这些欧洲小国诞生出的文化都有很强的局限性以及排他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