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章 问对(下)(第3 / 4页)
“那么英国人能够做的就是将我们封锁在近海。如此一来影响最大的还是对外贸易还有美洲和南洋的海外领地。”
“是的,曾公真是一语中的。”
“可是,这些似乎都伤不了我们的根本。”曾涤生说道。
“是的,但是这可能会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最大的敌人。”
“最大的敌人?”曾涤生反问到。
“是的。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大嘤帝国,也不是沙俄,而是我们自己。”
“总统的意思是复兴军的内部存在问题?而这种问题可能因为英国人的封锁而被激发出来。”曾涤生大概猜到了董书恒的意思。
“正是,曾公,复兴军自从起兵以来太过顺利了,军队和官僚群体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
“这是一个问题,目前支持我们复兴军的主要是农民群体和商人群体,因为复兴军的移民政策还有减租减息的政策能够让农民受益。”
“另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也让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实际上,复兴军还是一个军政府。我们现在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基础还是军队。”
“我们现在一帆风顺还好,但是如果贸易受阻,经济一下子极速下降,那么社会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而我觉得现在的复兴军政府还不够成熟。”
“您应该知道我们当前的官员构成比较年轻,很多年轻的官员甚至已经开始独挡一面,现在他们表现出的执行能力还可以,但是我觉得他们处理危机的能力还不够。”
“总统,我想您还少说了一个,您是不是对于自己开创的这种没有皇帝的制度感到不安啊?”曾涤生这次也没有跟董书恒打马虎眼,而是将自己的想法直接了当地说出来了。
“我华夏过去几千里一直都是帝王领导这篇土地,帝王之家世袭罔替。”
“而您另辟蹊径,在本土废除了世袭罔替的帝王贵族制度。而您自己又对这种制度没有足够的自信。”
“曾公说的没错,事实上我确实对这种制度没有自信,我只是觉得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我们不应该逆潮流而行。”
“坦率地说,这种制度现在出来还是早了,所以您看我现在还是大权独揽。我们的百姓还没有做好接受这种制度的准备。他们现在也许还在将我当作皇帝来看待呢。”
“不过等现在读过书的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应该已经能够明白这种制度,而且会主动参与,那时候我会慢慢放权。”
“毕竟,我还年轻,还能够等的起。也许等到那一天,我也能够跟您一样找一个书院,研究研究学问。”
“总统,您的心胸,老夫佩服。”
“我知道您是担心现在这种不稳定的制度情况下,会有人利用这种漏洞做出出格的事情。”曾涤生说道。
“不知道曾公有什么可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