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五四五章 毛淡棉

第五四五章 毛淡棉(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穿着军装的工头。

黄启明带着人沿着怒江顺江而下。直接就到了比卢岛。

先一步到这里的复兴军官员已经帮他提前做过清场。

这个岛屿的位置非常的好。原本英国人就已经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简易炮台。

这说明他们也看好了这个岛屿的位置。

事实正是如此,在这座岛屿上修建一座大型的炮台,完全可以将整个港口给保护起来。

这样复兴军在印度洋这里就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出海口了。

这相当于在英国人的后方安插一根钉子了。

英国人觉得自己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完全挡住了复兴军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复兴军不准备跟他们正面对抗,那就反其道而行之,我也在你的后面插钉子。

到时候,复兴军的金龙旗在这里飘扬起来的时候,不知道大英帝国会作何感想。

黄启明每天都会绕着这个要塞转上几圈。

这是一座全混凝土结构的要塞。

为了建造这座要塞,复兴军不仅仅大老远将黄启明这支专业的工程兵队伍给调了过来。

同时还在怒江的上游寻址建造了专门的采石场以及水泥厂。

工厂的位置在掸邦高原,那里有符合条件的石灰石和花岗岩产地。

两个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才能够满足要塞的需要,可想而知这个要塞有多么的巨大。

其外侧的水泥墙壁达到了两米厚,而且采用了倾斜结构,防弹的效果更好。

以往的要塞炮台大部分都还是采用露天摆放的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火炮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更加坚固的材料可以用来将火炮给围起来。

但是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之后。就可以给炮台上的火炮再加上一层保护了。

这座炮台就采用了半封闭结构的炮塔。每一门火炮都有半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围起来。

只留出一个对外的缺口给火炮射击之用。

上面的火炮也不是全固定的火炮,而是可以的调整仰角以及左右射击的角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