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四九五章 狗头金

第四九五章 狗头金(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龙门吊的横木上连着一个滑轮组。

一根长长的铁索被从滑轮组上拖了下来。

铁索的末端分成了四股连接在一块大木板上。

水中的队员将底下的卵石搬到水面就可以直接放到木板上。

石头在水中因为受水的浮力影响没那么重,只有到了水面上送到木板上时要特别的用力。

张旭没什么事情,就站在河边看着码头的修建工程。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以后这里就将是连接西部路上交通线的中转站。

若干年后兴许这里会发展成为一座城市。

华夏的人口全球第一,理应拥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是总统总是说到的一句话。很多人都质疑总统为什么不将资源都放在国内发展。

为什么非要占领这么多的蛮荒之国。

董书恒给的解释就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这一代人的生存空间是足够了,但是后代呢?难道又要走上朝代更迭的老路?

总统的这一种说法,反倒是普通的百姓更加的接受,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家中的二娃、三娃……留在家中分家产了。

关键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家产可分。

只要给娃子报名移民就能够获得一大片传家的土地。

娃子还能够给家族开枝散叶,何乐而不为呢?

反对的人更多的是国内的保守派地主、士绅。

这些人自己不愿意走出去。现在普通老百姓走了出去,佃农的租金是逐年降低。

不然根本就雇不到佃户。要是租金高了,人家不如报名移民自己做地主呢!

在加上很多的大型农场投入生产,粮食的价格也在逐年降低。

虽然国家一直在干涉,没有让其降的太快,但是总的趋势就是在降。

开明一些的士绅地主早就已经完成了转型,他们投资工厂,投资海外的大农场,家族的实力不仅仅没有因为国内的土地收益降低而缩水,反而扩大了很多。只有这些人还守着老传统。

他们自然不愿意看着自己慢慢走向消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