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悍将陈玉成(第5 / 7页)
实际上阿萨姆地区就是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片平原谷底。
当雅鲁藏布江穿过了喜马拉雅山脉最东部与横断山脉之间的缝隙之时,拐了一个巨大的弯。然后进入了一段低海拔的河谷平原地带。
这块平原夹在喜马来雅山脉与西隆山脉之间。中间是一条宽敞的大江。
这条大江横跨了西南高原地区,但是那里都是高原地带,除了一些谷地之外,对华夏的贡献真的不大。
但是在中下游,她却滋润了大片的土地。
同恒河一起形成了肥沃的孟加拉三角洲地带。
天津城的使馆区,外交部长刘青北亲自找到了大英帝国驻华夏的公使包令。
现在天津城外靠近海河有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这里有大量的华西军警驻守,负责维持治安。
一栋栋西式建筑拔地而起。一般的国家都喜欢将使馆建成自己国家的风格。
所以在这里能够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其中英国人的使馆无疑是最为高大华丽的。
董叔恒巴不得他们将使馆建的越加高大华丽越好。因为他们都是用的华夏的工人,华夏这边的材料。
这相当于是在华夏消费。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能拉动当地的gdp。
使馆区生活着很多的洋人。旁边就是一条街道,开着各种各样的商铺,有洋人开的也有华夏人开的。主要是为使馆区域提供生活服务。
当然了除了财力雄厚的英法之外,其他国家的公使馆都还没有完全建好,不过很多都建了一个临时用房。
在使馆区的边缘有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使馆区的管理工作。
此时在管委会的一个豪华的接待室内,刘青北约见了英国公使包令。
包令对于华夏能够主动开放天津城的使馆区是非常高兴的。
他认为是英法加强与复兴军的联系,促使了董叔恒做出这样的改变。
当然也有可能是董叔恒因为违反约定推翻了清廷对英法做出的补偿。
不管如何,能够在华夏的都城拥有使馆确实是一种外交上的进步。
至少他在给国内的报告上,可以写上,我们在华夏的都城建立了自己的公使馆。
之前在与清廷的交往中,他们根本就连京师都进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