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四三章 沪上证券交易所

第四三章 沪上证券交易所(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要想让一个消息传播得更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消息告诉别人,然后让对方不要传出去。

“我三姨太的二大爷家的三小子在北海水师。他去过那个阿拉斯加的地方。那里真是一块宝地啊,那地方虽然在大北方,但是那里的南部靠海的地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反倒是植被茂密的很,还可以开发耕地。”老陶继续说道。

“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他们的水师组织探索队去了内陆地区,你猜他们捡到了什么?”

“是什么?老陶你快说,别卖关子了!”老张焦急地问道。

“是狗头金。几斤重大狗头金。而且不止是一块儿。我找会探矿的人问过。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都是因为当地有大的金矿。”

“你说要是有金矿的话,那这家公司的资产肯定是要爆增的。那么按照报纸上的介绍,这股票不是的蹭蹭蹭地向上涨。”

董叔恒不会炒股,他对股票懂得也不多。

他算是那种连韭菜都不配做的人,但是不耽误他搞出股票这个东西。

因为这并不是他的发明,欧洲证券交易市场早已经成熟了。

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早已经不再窝在那个私人小酒馆内。而是已经有了成熟的场地。交易的股票种类已经有了上万家。

胡光墉早就已经代替董叔恒研究透了股票的操作规程。

任何东西一旦钻进去研究,就能搞清楚他的门道。

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淮海书院中专门聘请了一些荷兰人金融专家,开设了一门小众的证券交易课程。

生在这个大时代,就一定要学会拿来主义。

这些江浙的商人,本来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仅仅是看了报纸上的一些介绍就能掌握这个东西的门道。

就像后世的一些大妈一样,他们的见识不一定比这些古人强多少,但是她们照样叱咤股场,成为了证券市场上的一支风向标。

甚至其中的佼佼者敢于杀到华尔街去。

所以董叔恒不认为这里面有多强的门道。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套路。

在设计华夏的证券交易规则的时候,胡光墉他们专门给政府插手股票市场开辟了后门。

当然,一般人是注意不到这些的。

既然证券交易所开在了沪上,那么肯定会有洋人的资金会进入这个市场。

对于这些外资进入华夏的市场,董叔恒并不介意,但是从一开始华夏就要防着这些人。

所以华夏这边的交易规则规定,中有规定必须要在华夏的银行账户中开户。

到时候,如果市场出现了大的波动的时候,华夏的调查人员就可以通过之前的后门监控这些可疑的账户。

不仅仅是商人之间,随着报纸上面消息的发酵,就连民间都开始讨论起国债、股票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