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六八章 赴奥远征军

第二六八章 赴奥远征军(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淮海军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效率。

董书恒对下属的做事效率要求的方面非常严格。

德、能、勤、绩、廉就是淮海军官员考核的五大标准,其中的能就表现为工作的效率。

之前有一个侍从室的干事,每天都加班加的非常晚。

董书恒了解到并没有给他安排额外的工作。

只是那人白天的时候工作效率低下,把事情都留到晚上做。

还想以此在董书恒面前邀功,显得自己工作是多么的勤奋。

每次董书恒到侍从室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个小伙子在那里奋笔疾书。

最后,董书恒让魏玉祥将此人调到了一个最偏远的乡镇去工作。这样他只要做给自己看就好了。

董书恒不喜欢这样爱做表面文章的下属。他总是告诉淮海军的人,他们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在为这个国家民族去奋斗。

人做一件事情要是没有一点点高尚的价值掺和在里面,那就纯粹是在糊弄了。

农民种田的时候都会融入一部分自己对秧苗的热爱。更何况是淮海军中这些官员。

他们要是纯粹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不夹杂一点对国家、民族的爱在里面。

那么懂书恒可以肯定淮海军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

……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从军部到军政府都紧张的动员起来。

这次的作战距离不远,而且浙闽地区遍布淮海军的势力触角,所以不存在冒进这样的问题。

淮海军所要注意的无非两点,一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失占领当地,清除掉朝廷在当地的势力。

二是做好应对清廷可能会发动的反击。

10月10日,是一个好日子,宜征伐。

董书恒此时却在上海黄浦江的码头送别那些即将奔赴克里米亚半岛的远征军。

十艘三千吨级的大型蒸汽运输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也就是在上海这里的码头,要是换一个地方的话,还不一定一次性停靠这么多的船只。

码头上站满了送行的人,董书恒想通过这次远征唤醒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所以做足了宣传功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