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民心民军(第1 / 4页)
看着眼前这四五百人,武松脸上大笑着,心里更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自从北上以来,他看到、听到了太多百姓被金人屠杀的惨剧,却鲜有看到大宋百姓奋起反抗之例,甚至耳闻都没有。
他心里也清楚,面对如狼似虎般的金兵,宋军尚且畏敌成风,往往不战自乱,又何况是寻常百姓呢。他只是觉得,堂堂华夏男儿为何变得如此不堪,连抗争的勇气也丧失殆尽了。
他也明白,让普通百姓去面对凶残的金兵的确有些勉为其难,也不该将战争强加其身。他只是以为,纵使只是匹夫,也不该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正如眼下的这座城池中,百姓有十六七万之众,成年男丁至少也有数万,倘若全城皆兵,众志成城,又何惧金兵?
所以,当看到这数百人主动前来投军,深埋于武松心底里的一个心结仿佛被打开了——勇气,抗争的勇气原来并未消失。
武松甚至觉得,在这座城中,有勇气反抗金兵之人绝不只有这四五百人,他们之所以还未出现,只是因为恐惧暂时占了上风。
倘若能发动城中百姓一起守城,那怕只有一半,就算一人扔块石头,也能砸死不少金兵。
不过,眼下还是先用好四五百人才是当务之急。
“高兄弟,你等可有兵器?”武松问道。
“本来是有些短兵刃,不过自打金人来了之后,便尽数抄没了。”高老四回道。
“这不打紧,昨夜一战,得了金人不少兵器,我少时便命人带你去取。”武松道。
“哥哥,你可先问问有会使弓箭的吗?”此时,柳如烟走到武松身边,在他耳边低声道。
武松当即明白了,守城自然最需要的是弓箭手。
“各位好汉,有会使弓箭者可举手示意!”武松朝着人群喊道。
话音一落,人群中不少人纷纷举起了手,粗略一数也有过百人。
武松看了看,随即命人将叶荣锦找来,令他负责将这四五百人分为两队,会使弓箭者单为一队,待张浩回来之后交于吞月营,其余人则暂时归在叶荣锦的疾风营。
待安排完毕,武松则单独将高老四留了下来。
“高兄弟,我看你力气不小,不知惯使什么兵器。”武松问道,“可会使弓箭?”
“惭愧,惭愧。小人是有些蛮力,不过枪棒功夫却上不得台面。若是要上阵杀敌,拎一条铁棒便可。”高老四道,“这弓箭嘛,也不会。”
“铁棒?那可有趁手的?”武松又问道。
“小人乃是打铁出身,自然不缺趁手的铁棒。”高老四道,“不瞒好汉,小人家中藏有一条熟铁棍,重有二十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