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2 / 5页)
锦衣卫不是说了,两卫的指挥都牵涉到了其中。
汾州两卫的人马,额定一卫人马当有五千余人,两卫足足该有万人,只不过这么多年以来,卫所兵逃散不知多少,再加上上官们吃空餉,可是说是几乎十不存四,张懋心中估摸着最多只有一半。
再者说了,卫所兵哪里还叫军队,每日屯田,和农户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样的人马,在三千大同骑兵面前,简直就是手无缚鸡之力。
大同乃是九边重镇,屯兵为九边之首,这郑雄是得了陛下的秘旨,充入太子中的军马定然不敢虚报瞒报,以次充好。
可以说,伴随太子的七千人马,都是京营,勇士营,边军中的精锐中的精锐,横行山西地界都是毫无问题啊。
可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这么一支人马,哪怕是废物组成的,太子也是不安心的。
张懋知道,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求的安稳,若是陛下在此,恐怕早就调集边军………
“对了,在派人去通知一下山西巡抚,就说本宫有要事,让他赶到汾州府来。”
“是”。
“好了,不等了,让张顺他们带着那个县令去汾州府来见本宫,谢公,受受累,剩下的人,最快赶到汾州府。”
只是半日,官道上尘土飞扬,习惯坐轿子的谢迁在马背上胯被磨的生疼,看了一眼朱厚照,朱厚照倒是丝毫不觉得累,生龙活虎一般。
谢迁不由得感慨,老了老了,养尊处优习惯了,不能像年轻人那般了………
朱厚照心里唏嘘,还是要感谢历史上的明武宗啊,这厮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好啊。
想想也是,成天一门心思往外跑的人,这身体能差?
往往都是白天还在宫里,晚上百官们都得去山海关找人,能在九边玩的这么转的,还能抗的住军旅苦日子的,身子能不行?
子时两刻,天气发亮,谢迁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谢公,如何?谢迁年龄大了,身子骨可不能不放心上啊,父皇不止一次告诉本宫,不可让谢公太过操劳,若是谢公吃不消了,本宫留下些人马,谢公可先歇歇,晚些赶上也不迟。”
谢迁咬着牙,他知道太子只是随便一说,拒绝了朱厚照的提议,心想着若不是太子,老夫早就骂人了,整整一下午,一刻都不歇啊,吃喝几乎都在马上,老夫的胯啊………
朱厚照嗷的一声,没有坚持,要知道这谢迁足足活到了嘉靖年间开玩笑,比自己老子和自己加起来活的都长,身子骨可一点都不脆弱,可以说,老当益壮啊。
朱厚照打了个哈切,“离汾州府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