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小七,我带你离开这里好不好?(第2 / 4页)
尹兆平回到御书房时,慕容暄正好批阅完奏折,他心底一惊,急忙朝他走过去。
好在慕容暄没有质问他去哪里,只开口说了一声,“过几日就是母后的忌日了,朕想亲自去皇陵给她烧点纸钱。”他已经很久没去了。
“是,皇上。”
因尹兆平弯下身子,点头应承。
连着几日,都下着阴雨绵绵的小雨。慕容暄去皇陵的这一日,雨依旧没有停。雨势不大,就是毛毛细雨。
道路泥泞,马车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久了一些,到了第二日他才到皇陵。皇陵外面皆给细雨蒙上了一层水色。
尹兆平替他遮着伞,走到吴昭仪的陵墓前。墓碑上的字已经着旧,只剩吴昭仪三个字还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蹲下身子,在墓碑前将手中的纸钱一点点烧掉。他烧纸钱的时候,是一句话都不说的,面色冷漠,眸光里却覆了一层泪光。
唯有喉间的苦涩和心底的寂寥,是他感受得最清楚的。
最后,有两滴泪珠落到了纸钱灰渣上,升起一缕轻烟。
在回去的路上,慕容暄在车内问尹兆平,“你还记得你第一次与朕一同来到这里时,朕说了些什么吗?”
尹兆平替他拂去肩头上的雨珠,在他耳侧回道:“回禀皇上,老奴自然是记得的。您说,您一定要为昭仪娘娘报仇雪恨。如今,只剩姜后和废太子还苟且活着了,但用不了多久,您便能为她彻底报了这个仇。”
“姜后和皇兄是活不了多久了。可是,为什么朕却觉得没有那么开心呢?包括父皇逝世的时候,朕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他的眸光,慢慢沉了下去。
尹兆平仔细替他拂去肩头上的雨珠,他脸上的神情滞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唯有他自己才清楚,旁人是解释不清的。
到了傍晚,马车行回到宫门前。空中依旧飘着毛毛细雨,尹兆平替他撑开伞,朝长央殿而去。走到半路时,他的脚步停了下来。
“皇上,您是不是想去看小殿下?”尹兆平在他身旁问道。
“不,我想去见见阿絮。”
这个决定,在他从皇陵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犹豫着,直到在回长央殿的半路上才下了决定。
“好,宁妃娘娘这个时候兴许还未睡下。”尹兆平的声音里透着惊喜,即便是她睡下了,他也要领着慕容暄过去。
去到偏院外面时,殿内还亮着烛光。
连下了好几日的绵绵细雨,宫南絮觉得全身的关节都酸痛得很,她已经好几日没出到殿外去了,不是躺在床上就是披着外衣在殿内翻看尹兆平带过来的史书。
殿门外传来一声敲门声,无双走到殿门口,疑惑地问了一句,“谁啊?”
“是我,尹总管。”尹兆平应了她一声。
当即,她才放下心给他开门。尔后,一抹明黄色的锦袍落入她眼中,“皇皇上”无双瞪大双眼,几乎不敢相信此刻的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出来!”尹兆平催了她一声。
“哦好。”她缓过神色后,立刻让开身子,让慕容暄走进殿内,尔后赶忙退到殿外,将殿门合上了。
出到殿门外,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她与尹兆平一样,皆想不到慕容暄还会到冷宫中来看宫南絮。
“无双,是谁啊?”
听到脚步声,宫南絮头也不抬的问道。可是,那道倒映到地上的身影只站在她面前,并未开口应答。
宫南絮翻着史书的手停了下来,抬起头往前看了一眼,眼前的人墨发上沾了些许雨珠,昏黄色的烛光映照在他脸上,给他清冷的面庞添了一丝柔和。
那双许久未见的眼眸里,覆着一抹黯然,有落寞和悲凉在里面涌动。
她的唇齿动了动,“你怎么来了?”话中似是带了一丝惊诧,又似是透着一抹平静。
“我为什么不能来。”
他挪步走到她面前,在她身旁坐下。
宫南絮依旧看着他,咽下喉间的干涩,“我以为,你永远都不会踏进这座冰冷入骨的宫殿里。”
“这一回,你的预测错了。”他将手搁置到案桌上,那双涌动着寂寥和悲凉的眸子朝她更近了一些。
“你去皇陵了?”
昨日是吴昭仪的忌日,宫南絮记得很清楚。
“嗯,许久未去了,没想到母妃离开了我整整十二年了。而你,在我身边整整待了十年。”他微微勾起唇角,摇了一下头,“这三个月来没见到你,我还真的有点不习惯。”
慕容暄第一次在她面前,吐露出自己的真心话来。
宫南絮将眸光收了回来,亦是微微勾起唇角,“若是以前的我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十分高兴,我几乎都能想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