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史家史册(第2 / 2页)
然后带着自己推测的可能性,去研读其他作者编著的史书,结合众多作者做出筛选排查,剩下几种可能性;再反过头来畅读各种民间野史,根据民间的愿望来反读历史;最后再温故一番。
一整套的流程下来,最后剩下的一种或几种推测,才是自己真正理解的历史,当然,这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使得刘浩读书的时候,做了无数笔记,速度也慢了许多,几乎每一个帝皇时期内,书写的笔记都可以装满五车,也算做到了变相的学富五车。
刘浩这种疯狂的读书记笔记状态,也极大的影响了带领的一群人,看到刘浩如此努力,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没有丝毫偷懒,这就是环境影响人群的效应。
这一日凌晨,刘浩伸了伸懒腰,从帐篷之中走出,抬眼望着星空繁星点点,心中一片祥和,这些时日,刘浩总算将春秋时期的历史书本研读完毕,温故一番之后,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似乎自己在春秋时期经历了无数岁月,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怪不得古人喜欢写史,当真是不吐不快!”
刘浩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他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而且,写的还是‘春秋’,自己写出来的春秋,叫做《刘氏春秋》?
哑然笑了笑,多半会如此了,就是不知道能得到几人认可,不得不说,刘浩也难以淡定。
没几个读者的话,可是相当的影响作者情绪的,而自己要书写的是史书,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淡如止水,以一个第三方角度切入,也怪不得史书最为难写。
“还好不是连载,写完了春秋才会面世,不知道我这样的小年轻发表一部史书,会不会被专家教授骂啊?不管它,反正,我只是为自己的史家史册产生而书写!”
说是这么说,刘浩心里其实还是很期待的,摇了摇头,自嘲一声;
“真是,一边骂着围观群众,真没有了围观群众,那才不舒服了吧?”
写史,比刘浩想象的艰难太多,平铺直诉的记录,又显得但如开水,想要稍微精彩一丝,就必须加入作者情绪,搞得他十分狼狈。
“现在算是知道腰痛的意思了,读的时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写的时候才明白,不腰痛根本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