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绍宋 > 第四十四章 小问题

第四十四章 小问题(第6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万俟卨闻言放下鸡爪,从容从桌上取了刚刚仆从放下的热巾擦了手嘴,这才失笑:“知我者,汪叔父也!汪叔父,你自那炼金术士一事坏了前程,一直只是闲官,有没有想过重得圣眷,好生再去取个前途,为国家效力?便是赵皇叔,今日听了曲大这番言语,又可曾想在纷乱之时,尽量为国家出份力,不做个让人耻笑的酒囊饭袋呢?”

“你有何计?”汪叔詹一时心动。

而曲端却连万俟卨也不放过:“我便知道你这厮今日请我存了不良之心……别人都说你个忠谨的人物,我却知道你是个小人。”

不良之心又如何,小人又如何?

万俟卨心中冷笑,却面上凛然:“曲大,我这须是为国分忧!”

曲端嗤之以鼻,却也懒得与此人计较,倒是那老皇叔闻得此言,稍微正色。

而万俟卨也不在意,只是缓缓说出一番话来:“其实,今日官家在殿上听到三十万贯的数字后,便问能否筹措……当时李中丞只以为官家要再加杂税,所以急切劝谏,但我久随御前,却晓得官家意思绝非是要向百姓征税。”

曲端虽然脾气太过分,但毕竟‘能文能武’,故此一时心中微动:“你是说,官家是想寻大户豪门筹措……可若如此,为何又殿上始终未提?”

能为什么?当然因为官家心里清楚这些人绝不愿意轻易被‘筹措’,不愿放开了说!若无眼见之利,谁愿无端被筹措?

除非赵官家留下画押,专门来借。

万俟卨心中愈发冷笑,面色也愈发凛然:“那是因为靖康中,朝廷为筹措赔款,尽数搜刮城内,官家不愿士民为此慌张……”

汪叔詹也已经心动,却是欲言又止。

“然则,官家未免太过小心谨慎了些!”万俟卨继续凛然言道。“彼时是多少数目,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而今日不过是三十万贯而已;而且彼时是国家穷败,是亡国买命钱,如今只是一时紧凑罢了。照我说,如今城中北归的豪门富户中,出了名的财主已有四五十户,还有一些籍贯在淮河南面、家境殷实的官员,这批人凑一凑,怎么都有三十万贯了!更不要说,眼下既然敢在京中过年的豪门富户,哪个不是忠肝义胆,一心为国的?谁不愿意出这个几千贯的钱货?汪叔父……”

“我自然愿!”一直就没坐下的汪叔詹脱口而出。“中秋时,我让家人专门从淮南带了一万缗过来,以作花销,结果后来军管封城,以至于纹丝未动……正好奉与官家!”

真是愚蠢!

万俟卨心中愈发看不起这个认的叔父了,但面上依旧拊掌称赞:“叔父此番盛举,堪称为国分忧。但依我看,还有些欠缺……”

汪叔詹微微一怔,继而侧耳倾听。

“当先一个,无论是献还是借,都不能公献公借,而应该是私献私借,最起码是装作私借私献,否则便是让穷困同僚为难,也是让官家难堪。”万俟卨正色言道,此时,便是曲端和那赵皇叔都侧耳倾听起来。“其二,朝廷只是一时周转不开,不是真的需要人贡献,小侄的意思是,能借便借,除非万不得已,这才献出去。”

汪叔詹一时不解:“如何宜借不宜献?”

“因为如叔父这般诚心爱国爱君之人着实凤毛麟角,人心偏私,谁愿意轻易将手中钱打水漂呢?”万俟卨微笑相对。

汪叔詹彻底心动,直接隔着桌子屈身向前相对:“贤侄是说,与其献上一万贯两万贯,不如做个中人,给官家担保个七八家大户,弄个十万八万的借款,更能解官家之愁?”

这下子,赵皇叔也若有所悟,便是曲端也瞥了这前太常和他身侧赵皇叔一眼。

“但还是不对。”汪叔詹兴奋之余,却又察觉到哪里不对。“关键是此事如何与官家提起?无论如何,臣子也不该对官家说个借字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