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宁国之兴 (下)(第2 / 9页)
辩论的主题便是各国如今当推行何种学说。
太宰认为,诸国林立,想要壮大,应当依着儒家的学说,以礼乐治世,以求民心归附,上下一心。
而常央却认为不可,而是提出应当以法治世,国家要达成高度统一,便应该有功必赏,有过必惩。
严刑峻法,使之国民依法行事。
这两者学说本就是对立,这两位在学宫辩论了整整半年,虽然太宰未能说服自己的这个弟子,但读书人们纷纷都站在了太宰一方。
这让常央未输已败。
诸国因此不要招揽常央。
只有宁国皇帝,所思在三,最后写信到学宫,言辞恳切,想要常央来宁国施展才华。
如此之后才有了宁国百官在城门外迎接的事情。
常央来了,为宁国带来的曙光。
后世论其宁国的兴盛之史,无一不是从常央来到宁国开始的。
常央做了宁国的百官之首,在宁国那位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变革,整顿军伍,严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