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爸爸,您受伤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啊?(第2 / 3页)
老张头虽然有闺女,但人家家里还有一个更需要人照顾的婆婆,张姐的婆婆年前也不知道倒了什么霉,突然就中风了。
生活不能自理,最近又听说老太太身体不是很好,可能都不一定熬过1988年的冬季。
张姐家里就有一摊子事要管,老张头那边现在自然是指望不上她多少。
好在现在两位身体都非常不错,能吃能喝能睡,特别是老张头梦里还能去正阳门下喝个小酒。
只要请位家政人员帮着照顾一下,以他们现在的状态,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光兰园需要人手,老丈人和丈母娘那边也需要请人。
六十岁对旁人来说不是很大,但对于这个岁数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身体机能,那是一年不如一年。
骆涛也是过来人,在这方面有着不少心得。
十分清楚年老的时候身边有人照顾的重要性。
京城三八服务中心,也是一家很有年头的大型服务业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事业单位,隶属市妇联。
她们主要从事家政、月嫂、医院陪护等服务。
他们服务的宗旨就是一句话:“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创家政服务品牌为人民。”
(她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赚月票。)
二老吃罢早饭就都去了书斋,小十月也上学去了,此时,这家里能管住小丫头的除了骆涛就没人。
望着嘴里含着奶糖,追石榴追到疯的小丫头,对此骆涛只能摇头,默默关上窗户,任由她疯。
“唉!这闺女怕不是个假小子吧?”
胡乱说了一句,又赶紧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一个又一个的事,需要他签字同意,一个又一个事,需要他审阅。
如今堆积在他书案的工作,主要是西昌菜篮子发展的后续工作,归结到一起就是农村合作社这件事。
从密云回京,骆涛就找了领导,从他们哪里也了解到了一些困扰大家的问题。
在这个内外都充满挑战的年月里,他们是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他们不可能把心思全部放在这件事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处理。
这事由他再一次提出来,自然也该由他给上面、给大家一个解决的方案。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是交给他们来解决,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解决的方案。
其实解决这事也不难,只要解释清楚农村合作社在这个时代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解释清楚这个农村合作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是同以前一样?还是同前几年乡镇兴起的抬会和互济会一样需要融资?
性质是领导最关心的事,融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不解决、不讲清楚这两个问题,这个农村合作社就不可能通过。
上面虽然也有意此提议,但没有一套符合当下的理论支持,他们是不可能贸然开这个口子。
此事一旦正式化,今后要是管理不好,这个农村合作社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手里剥削他人的工具,那时这个农村合作社必将会大大影响农村未来的发展,甚至可能会成为农村秩序里一颗新的毒瘤。
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任何奇怪的事情都会发生。
某某大球连【六十三年首败】都能给刷新,没有别的事是接受新思想教育的国人做不到。
骆涛现在必须要结合过去、当下、未来的经验,拿出一套符合当下,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出来。
在认真学习、深思熟虑之后,骆涛准备在农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来大作文章。
性质肯定是集体制,至于老百姓参与方式,则是以两种方式来入股——土地和技术。
至于资金则由西昌无利息借给合作社,再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督,以此杜绝非法集资在农村再一次泛滥。
这便形成了一个由农民、企业、政府三方合作的新格局。
另外也讲清楚初级时期三方的职能权限,入股的农民负责从事基础种植和管理工作,西昌负责种源、技术、销售、运输等工作,政府部门就是负责监督和调解这两块。
待合作社逐步成熟,西昌会慢慢从运输、销售等可操作的领域退出去,这一点也是要讲的,是人都有野心,不给他们留出一点遐想的空间,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弱上很多。
当然西昌也不会做慈善,从头到尾的忙活,就落个舍己为人的好名声。
以他超越这个时代三十年的智慧,他非常明白种源和高端的种植技术,是不会掌握在这群人手里的。
农民没有这个远见,他们有远见但没有魄力。
再者归根结底这种源也不属于西昌,而是由农科院和科研人员同西昌三方共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