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 核舟(第3 / 4页)
然后,他一点点画出细节,竟然把这个复杂细微至极的核舟,原模原样地画在了纸上!
炭笔跟铅笔不太一样,坚硬得多,不同角度的笔尖会画出粗细深浅不同的线条。
许问就这样变幻着笔的角度,用三种粗细不同的线条画着核舟图。
他没有解释,但在场的谁不是内行,根本不需要他说就能看得出来。
三种线条,对应的是核舟各部分三种不同的状态。
最粗的线条是核舟修复前余下的部分,大概只有一半,但基本保留了结构,风格也很明显。
稍粗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复,可能一个小人,留下了一大半的身体,剩下一小半秦天连给它修复补充了上去。
最细的线条,是核舟完全空缺的部分,秦天连根据原作的结构与特点进行了全新的创作与补充,通常这种情况还要从其他地方采材料,进行填补。
许问最初开始画的时候,秦天连坐在原处,并没有打算过来看。
结果没过多久,他往这边瞥了一眼,扬了下眉,起身走了过来。
他站在许问身边,凝目细看。
这样其实是很有压力的,但许问完全不为所动,笔尖没有一丝多余的颤动。
他画得很详细、很清晰,极其还原,简直就像用最精微的相机,把核舟直接拍摄了下来,全方位各角度地呈现在了纸上一样。
但照片很难表现出雕刻本身的风格,最关键的是,许问笔触如刀,几乎连核舟雕刻的手法也原模原样地描绘了出来!
陆立海也一直在看,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秦天连补充上去的部分是他自己雕刻的,他这部分的刀法,跟核舟原有的刀法尽力保持了一致,几乎看不出差别!
这技术……比他记忆里的还更可怕。这二十五年,秦天连也在不断精进啊……
秦天连的修复没有照现代的那样,有意把修复部分与原有部分做出明显的区别。
他补充的材料跟原来的桃核属于同一品种,进行了做旧处理,雕刻手法也保持一致,做得又非常完美。
正常情况下,这样很难判断出哪里是新的哪里是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