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后汉长夜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内应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内应(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迟来的加更,再次感谢书友89学长的月票。

梁祯与关羽的上一次见面,是在十多年前的邺城,那一日,梁祯亲自率领十数名文武,给刘备的南征军送行。当刘关张三人的背影,越缩越小的时候,梁祯曾经问过黑齿影寒一个问题:放虎归山,是对还是错?

当年,梁祯口中的“虎”,可不仅仅是刘备,还有面如重枣,威而不可犯的关羽。虽说,那时的关羽,麾下兵卒不过千数,但他单骑斩颜良的战绩,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此人有着堪比霸王的勇略。而这两年,关羽在荆州的表现,以及前不久,全歼张郃部的战绩,更是向世人宣示着,他有不亚于“韩白卫霍”的才华。

梁祯清楚地记得,当时黑齿影寒的回答是:任何选择,都有它的代价。不错,当年梁祯没有杀刘备三人,从而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并以此招降纳叛,最终开拓下了这“天下九州得其六”的基业。但今日,也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不错,关羽自打歼灭张郃部三万精兵后,威震华夏。不仅许县等地的梁郏、孙狼更为猖獗,就连北方的邺城和中牟,也屡生祸乱。

原来,梁祯在蚕食河南四州的时候,基本是每到一州,都会将当地的豪强大族中,为首的那一家,连同家眷迁往邺城,以为人质。当然,这里的人质可不是一般的人质,这些人在魏庭之中,也是有官职的,不少人还有着相当的实权。

而耿纪、金祎等人的叛乱,以及关羽在樊城的大胜,则让他们看到了机会。因为耿纪等人的叛乱虽然被贾诩等人镇压了下去,但其中耗时,却达十日。而且邺城是一直到耿纪等人作乱的第十五天,梁武率军赶至后,才逐渐恢复秩序的。魏庭如此低下的平乱能力,无疑给了这帮人极大的鼓舞。

这帮人的首领,是一个叫魏讽的人。魏讽,字子京,济阴人。其人有狂才,以文论著称,但他的最厉害的武器,却不是手中的刀笔,而是那张嘴。原来,他在尚未出仕之前,就游历于中牟与邺城的各大公侯贵人之府,至于此二地定期举行的“月旦评”,魏讽更是常客。

而无论是与公侯贵人结交,还是在月旦评上以文会友,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要想说服别人,就免不了辩难。魏讽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当年中牟与邺城的士子,没有一个能够辩得过他的。

这可是莫大的殊荣,要知道,就连当年名震河朔的杨修杨公子,在月旦评上时,也不能做到所向披靡呢。这人间就是如此现实,当你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时,此事带来的名与利,自然全是你的。就这样,魏讽依靠无人可敌的辩才,迅速在邺城与中牟播名。

弱冠那年,魏讽遇到了他这一生的第一个贵人,司隶校尉钟繇。当时,梁军已经败于汉中,西州集团分崩离析。而钟繇,作为西州集团的重要一员,虽说没有受到牵连,但在逐渐被关东系占据的魏庭之中,压力自然是与日俱增。因此,为了摆脱困境,钟繇决定,通过向梁祯举荐人才的方式,来加深自己的影响力。

魏讽就这样,被钟繇举荐到太师府中。当时,梁祯正在筹备称王之事,恰好就需要如魏讽这般,既擅长文论,亦擅长辩难的人,来替自己“舌战群儒”,扫清舆论上的障碍。于是,梁祯在跟魏讽详谈了半个时辰之后,便拜他为西曹掾,专掌文论事。

果然不负梁祯所望,在魏讽的主笔下,士林中的舆论,也渐渐地向梁祯倾斜了。梁祯大喜之余,对魏讽自然是更加器重。并在几次宴会上,向刘廙、王粲、宋忠等当世名士,引荐魏讽。

梁祯的本意,是让魏讽在跟这些当世名士的交往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境界。但怎料,梁祯的好意,却极有可能在数年之后,让他辛苦拓下的基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

因为魏讽并不“忠”于梁祯。其实,这宦海之中,也从没有绝对的忠诚,要笼络人心,要么谈俸禄,要么谈名位,要么谈志向。比如,像杨奉、张燕等黄巾将领,梁祯给的就是厚禄;而对华歆这种最恋权重名的士人,梁祯给的就是名位;而对荀彧这种“王佐之才”,梁祯谈的就是志向。

而在梁祯眼中,魏讽属于第三种人,因为其年少成名,且又生于富贵之室,故而对厚禄与名位,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追求,因此他所追求的,就只能是志向。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