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祚名门 > 第39章梦想是什么

第39章梦想是什么(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跪坐在的蒲团上的张宁,看着祠堂上方那一排排灵位,心中不免有点失落起来。

自以为来到了大唐可以成为一个逍遥的小地主,或者凭借着自己优先于这些人上千年的知识,做一个富家翁,但是现实往往就是和想的不一样。

李二那边要自己组建百骑司,第一应该是他本来就与自己父亲认识,或者说从自己父亲那里知道了这个,第二也许也是自己这段时间以来,间接或者直接帮助到他,再有就是着灞上的各种新式玩意儿,让他这个帝王心里感觉到我有点不在他的控制以内,给自己百骑司就是要让自己只能依靠他。

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张母的话一直在张宁的耳边响起。

说实话这要是真的在隋末的话,张宁还真想和李二扳扳手腕,可是现在大唐已定,百姓安居乐业,造反那是不可能的。

做一个富家翁,靠着面膜香水,其实很简单,大唐的女子就是这消费者,大唐的女子不想后面宋、明时期的,那时候的程朱理学和女戒严格控制这女子的出行,在大唐可没有这种,女子再嫁那是常事,更不要说抛头露面的。

位列三公,张宁之前还没想过这个问题,目前张家就只有自己一根独苗,朝堂凶险,稍有不慎,粉身碎骨,而且现在李二已经把自己往绝路上面逼了,走明朝毛骧的路,最后被朱元璋赐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李二在下诏之后还没有明确百骑司的权力范围,要是没有巡察缉捕之权,那么这个百骑司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只是为了给李二提供消息。

又或者离开这长安,去偏远的江南定居,估计李二也不会放自己离开,毕竟自己是张绣的儿子,身边还有一个萧铣的女儿,要是回到江南揭竿而起,那就麻烦了。

思考了良久,张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前读书的时候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理想太崇高了,以至于张宁从来不敢去想。

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蓬勃发展的大唐,在李隆基晚年进入噩梦模式,安史之乱后再也没有机会重整击鼓,五代十国汉人流离失所,被当成走地羊,而后赵匡胤开启宋朝,宋朝又重文轻武,蒙古强大,横扫四方,又变成了元朝,再到后面的明朝和清朝,历史流连,各个王朝的兴衰,时间总不过百余年间,或者更短。

就像隋朝一样,三征高丽,为了削减世族,最后杨广被宇文化及搞死在扬州,天下战乱,印证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既然来到了大唐,那么靠着自己领先世界千年的知识,为什么要欧洲发现新大陆,为什么不能自己开启工业时代,既然来都来了,何不有一番作为,那这个世界记住自己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的一笔,也许后世的史书上还有记载呢?

想到这里张宁想开了,为了后世没有走地羊,也为了没有东亚病扶,自己必须去做,也为了那火锅和红薯。

想开了张宁也看开了,看着祠堂中的灵位,张宁拜道:“各位列祖列宗,我想要让这天下百姓都有食可吃,有衣可穿,要让这大唐成为永久的大唐,经此一生,望各位祖宗庇佑,后世我张家男儿将以此为目标,终其一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的时候,张宁从祠堂中走了出来,站在外面的蝉儿,看着张宁带着的黑眼圈,有点担忧,连忙去准备热水和毛巾。

回道自己的住处,张宁洗过脸后,躺在了床上,睡着了,梦中,他带着大唐走向世界,世界也臣服在大唐的脚下。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张宁随口吃了一点东西,就往书院那边赶去,蝉儿和萧仙儿早已去了书院。

张宁来到书院的后上新修的几座院子,那一百人在场地上操练,张宁看了一眼,而后回到自己的办公点,叫来了一个人,而后在安排他们继续上课。

是日。

安排出去收购蝗虫的家丁已经回来,带回来几百斤的蝗虫,家丁也不知道自己家公子要干嘛?但是听话是一个合格家丁的必要条件啊。

看着满满的几大口袋蝗虫,张宁安排人员把蝗虫全部倒出来,而后叫人去掉蝗虫的翅膀和内脏,然后用火烤干,直到能磨成粉的状态,而后张宁又将面粉混合在其中,做成煎饼。

自己率先吃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而后带着那些蝗虫粉和面粉的混合物进了长安东宫。

李二看着手中的蝗虫粉混合物,有点接受不了,而后再看看一旁已经搞好的煎饼,小心的咬了一口,尝了一口,还别说,味道还不错,有点想吃肉饼的味道。

张宁见李二吃后小心的问道:“陛下怎么样?”

李二点了点头,而后有点不确定的问道:“这真是蝗虫?”

张宁认真的说道:“千真万确,把蝗虫去掉翅膀和内脏,烤干磨成粉,再加了一点面粉”

“哈哈,好好”李二笑了,而后对着一旁的一个太监说道:“立刻下旨,朝廷收购蝗虫,安排人员去捕捉”

“啊”张宁有点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二,没见过你这种不要脸啊,说好的朝廷收购蝗虫粉呢?

李二看着张宁的模样笑道:“你现在有重要的任务,那里管得了这些?”

张宁闷闷不乐的走出了东宫。

一晃时间三月而逝,这一百人经过三个月的集训,虽不能和后世的那些间谍相比,但是张宁把自己该教的都教了,只能靠他们在以后的生涯中去慢慢学习和总结。

这段时间张宁去了长安,找了李二,问了问百骑司的职责,想要的巡察缉捕之权,李二也给了,但是百骑司没有监狱,也没有审判的权力,最终的审判权归大理寺。

张宁也没在乎这么多,毕竟百骑司刚刚建立起来,也没有那么多人手,看着站在空地上分成六组的人,张宁站在前台上说道:“今日过后,你们有些人将离开这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完成你们的使命,也许你们其中有人消失不见,或者生死他乡但是你们记住,你们是陛下的眼睛,看到的都是事实。”

说话,张宁一挥手,众人散开,留下两队人。

张宁将百骑司分为六个部门,一至六部。一部负责总部消息整理,归纳和总部的守卫,二部负责打探外邦的消息,这也是张宁安排人员最多的部分,三部负责本国内部消息。四部负责追查和缉捕,五部是一个特殊的部门,目前只有四个人,第一负责张宁的安危,第二,张宁从李二的那里要到了一千兵马的特权。六部负责研制毒药应对一些特殊事情。

张宁对五个部门要求都是手下的人,越多越好,只要是你觉得能发展成探子的人,都可以试试。

一时之间,一张大网慢慢的开始从灞上书院后方,一点一点的向大唐各个方向蔓延而去,就像一张大网一样,而织网的人,正是张宁或者也可以说是李二。

张宁也安排五部的人,开始招人,训练一支一千人的军队,在大唐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书院后山的后面,张宁还专程给他们画出了一个军营。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转眼间武德九年即将过去,明年就是贞观元年,新的篇章即将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