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走过那春天 > 第104章 另辟蹊径

第104章 另辟蹊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家见恶人终于被惩处,高兴起来。

王福贵一屁股坐床沿上,舒一口气,说:

“解恨是解恨了,以后,我们的买卖也没办法做了。黎伍吃了亏,肯定不会放过我们,黎海东在这里遭了秧,也不愿继续开店,以后我们的生意怎么办?”

刘江心直口快,想都不想就说:“阿梅不是跟我们说吗?我们这种买卖不合法,尽让人提心吊胆,不做就不做呗。”

王福贵剜他一眼:“话是这么说,不做生意,以后去哪里找钱花?”

覃光明说:“你不是说城里遍地是黄金,还怕没有生意做?我们看准点,有哪些合法的买卖?我们就放心做。”他见王福贵点子胆识够,越来越信任他。

三发皱眉说:“我们就是捣鼓一些小本钱的买卖,要中规中矩做贸易,就得租房办证交税……我们做得来吗?”

大家听了,陷入沉思,忘记了刚刚惩处过恶人的快乐。

王福贵想起了陶晓杰的话,眼睛回转精神,闪着亮光:

“省城的买卖做不下去,我们再另谋出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现在改革开放方兴未艾,城市工业生产机器轰鸣,新产品源源不断出产出来,物资丰富,货品充足,哪里都有赚钱的生意可做。我们不要在这里唉声叹气,胡乱发愁。”

一伙人被这番生意折腾闹怕了,说到买卖就心虚,不敢接腔。

陶晓伟看大家沉默不语,说:

“其实,改革开放的政策好了,哪里都有发展创业的机会。城市有城市的阳关大道,乡村有乡村的锦绣前程。我倒是觉得,城市里的阳关大道暗藏荆棘陷阱,一不留神就落入人家的圈套。在这里做生意,时时警惕,步步小心,心里忐忑不安,很疲惫。我们乡村碧水蓝天,青山绿树,那里照样有光明的前程,那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我们在城里的买卖遭挫折,不要紧,我们另辟蹊径,回我们乡村发展创业,回我们农村发家致富。只要我们善于学习,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一样赚大钱。”

他想起自己看过的书,滔滔不绝说起来。

听完他的话,一伙人心情矛盾。正是因为在乡村劳动太苦累,收效低,一年忙忙碌碌奔到头,挣不到几个钱,大家才想方设法跑出来寻找赚钱的门路。好不容易做起一些买卖,刚刚尝到甜头,如今又叫大伙退回农村耕田锄地,确实让人无法接受。一班人愣在那里,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

王福贵冷笑说:

“说得容易,乡村好挣钱的话,我们就没必要出来折腾受罪了。在村里,我们大伙家家就是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田地,种什么能有做买卖那么大的收成?说是政策变好了,这不假。但是,我们的生产劳作有什么变化吗?水稻还是那样的水稻,甘蔗还是那样的甘蔗。耕牛还是老样的耕牛,犁耙还是老样的犁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千百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耕种过来。年复一年,岁过一岁,繁重的劳动,低效的收入,到现在,我们有什么改变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