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汗青的条件(第1 / 3页)
夕阳西下,余晖笼罩着巍峨的宛城,城头戒备森严,城里行人熙攘,人语喧嚣,看似一片祥和,但那祥和的景象下却有诡谲的暗流在悄然涌动。
今日一早,朝廷的招抚使突然来了宛城,消息一出便迅速传开了,如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谈论的就是这件事。
招安招安,招抚以求安。
要说这阖城军民没有一人动心,那就太假了!
至少韩忠向皇甫嵩、朱儁求降时,他麾下就没有人表示过反对。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接受招安,很多分到了房屋和田地的随军眷属就有些忐忑:若接受了招安,分到的房屋和田地能保住吗?
不管心中如何想,他们都清楚:接不接受招安,还得大帅说了才算数!朝廷的招抚使还在城中正着呢!
可是,大帅会接受招安吗?
没有人知道李汗青会作何选择,所以众人才会心中忐忑,才会议论纷纷。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突然,急促的蹄声在西门外响起,夕阳下,一队铁骑直奔城门而来,正是从涅阳赶回来的李汗青一行。
接到消息之后,他将涅阳的事务仔细安排了一番,才带着亲卫营匆匆地敢了回来。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急促的蹄声中,李汗青带着五百亲卫驶过西门大街直奔内城而去,所过之处,街头巷尾的议论声顿时消散一空。
得到消息,向歆和一干留守宛城的将佐纷纷朝内城大殿赶来。
夕阳西下,夜幕渐浓,内城大殿里灯火通明,军侯以上的将佐齐聚殿中,尽皆神色肃然。
李汗青端坐帅案后,听向歆汇报完详细情况之后双目微微一眯,静静地望着殿中众将,面无表情。
一时间,大殿里一片死寂,气氛压抑。
良久,向歆硬着头皮冲帅案后的李汗青打了个稽首,轻轻地开了口,“大帅,是否先请汉廷使节上殿?”
李汗青终于睁开了眼睛,望了他一眼,面无喜怒,“嗯。”
向歆暗自松了口气,连忙转身冲守在大殿门口的军士一声吩咐,“有请汉廷使节上殿!”
“是!”
自有军士匆匆而去,不多时便将侯在大殿外的汉庭使节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