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安康 > 番外七 黄维周

番外七 黄维周(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安康二十二年(639年)。

自安康十二年,黄维周被任命为天南都护府都护,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作为黄明远的嫡三子,黄维周的身份,一直是比较尴尬而特殊的。尤其是当年的拥立风波,让他在顷刻间登上山顶,又被打落山崖,更使得他和父亲、兄长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隔阂。

这些年来,黄明远有意识地在补偿这个儿子,给了黄维周很多超出身份的待遇和自由,但越是如此,越让黄维周心有不甘。

站惯了山巅看风景,就再也不愿意待在山下了。

不过随着兄长的地位越来越稳定,黄维周根本无力威胁兄长的位置,所有的不甘,在大势面前,只能化为无奈。

其实黄维周觉得自己并不比兄长差,之所以有现在的局面,只是败在“嫡长”这两个字上。于是黄维周从小便拼命地学习,只为证明自己。

黄维周在政事堂观政了五六年,又在军中历练了几年。

到了安康八年,二十二岁的黄维周被任命为南安郡太守,这是黄维周第一次主掌一地军政事物。

不得不说,黄维周被黄明远磨砺地很好,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务,都处置的妥妥贴贴。而且他善于推陈出新,利用政策,因地制宜,短短数年之间,南安郡便大治。

这让黄维周的野心,更加膨胀。

在黄维周看来,他要是太子,不会比大兄差。

安康十一年初,吴州发生谋反大案。时江南大旱,粮食减产,物价飞升,余杭郡谢氏、虞氏、骆氏等大族,不忿于朝廷的商策和对江南世家大族的打压,眼看出现天灾,便企图囤积居奇,抬高粮价,制造混乱,在江南掀起一场人祸。

可惜这些人着实高看了自己。

黄明远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派人从荆州、湘州、安东等地往淮南、江南运粮,抑制粮价,同时又命吴州按察使赵温康彻查粮价飞涨之事。

对于黄明远来说,粮价是底线,不能给任何人在粮价上肆意妄为的机会。

赵温康是个酷吏,性格狠厉,手段毒辣。他一出手,此次余杭粮事件立刻扩大化。从谢氏、骆氏、虞氏等开始,数十家江南大族被查,甚至赵温康还将其定性为谋反案,将余杭上下,掀了一个底朝天。

江南大族,虽然也不是泥捏的,但很显然,他们已经无力对抗大明朝廷的暴力机器。

不过这些人也不会任人宰割。

既然赵温康要来场大的,那他们就让这件事大到赵温康也撑不住。

很快会稽郡名仕贺源在被捕之后,供述出幕后主使为吴郡王黄维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