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危机(第4 / 4页)
“大哥在财赋有天分,这一年多又熟悉了政事,人事,有他协助赈灾,要得力得多。”赵闻年冷笑一声,满脸厌恶:“既然想将大哥调走,那太子一系肯定不会去赈灾。不但不会去,还会想方设法使绊子。”
这荆湖两路的百姓,难道不是他李家的子民?
赵闻年非常不忿:“大哥若走了,我赵家的银、粮定然也不能往灾区去。便是帮着通通关节,劝粮商平价放粮,都是死罪。”
“这等伤天害理,你大哥不愿意。”
赵夫人双手揉着太阳穴,气一口一口往外叹:“不愿意,就成了太子一系的眼中钉。被打压都是轻的,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赈灾的官员还没过去,太子就要拿咱们开刀。赵家有钱、有粮,他不会让咱们有能耐救人。
就算这次能躲过,但凡太子没能借灾情打压住政敌,太子对咱们的打击就会变本加厉。”
“你大哥在信里说,既然五年都没和平娘走动了,如今就别来往了,省得牵连无辜。”
赵夫人叹一口气,眼泪不争气的滚了下来:“我想着回来就将几个孩子撵走,可他们已经和和美美的走了。咱们家要是倒了,伯府又是那副德行,几个孩子要怎么办?曦儿还没说人家,崇文、崇安也都还小,孩子们,该怎么办?”
“嫂嫂也不消担忧太过,太子再暴戾,也还只是太子。”
赵闻年冷静下来,飞快盘算着对策:“大哥不肯低头,我和孩子们也当不了草菅人命的畜生。太子不去赈灾,定要推着二皇子去。琛哥儿才得了和郡王青眼,咱家的粮贱卖给罗家,就当做琛哥儿送给和郡王的入幕礼。”
“圣上不过四十,正当壮年。”赵太太也打起了精神:“如今不管往哪边站都还太早,是竖起活靶子让人打。咱们当舅舅、舅母的不能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琛哥儿已经定了,我劝过,没劝住。他好像还和曼姐儿商量过,曼姐儿也是定了心,要站在和郡王一边。”
赵闻年呷一口茶,忍不住轻笑一声:“咱们到底姓赵,不可能去掺和伯府的家务事。他们要想风风光光的拿回自己的身份,的确需要借王爷的势。孩子们看得明白,咱们也不妨给他们加把劲。”
“好,好,好,孩子们长大了,能替咱们分忧了。”
赵夫人感叹一声,目光也越发清明:“如此,你找个机会好生和琛哥儿说说,荆湖两路的形势他得明白;和郡王将要面临的困境他心里要有数;
赵家虽不会站在太子身边,却也不方便现在就与太子为敌。若秦王一系真去赈灾,他大舅必定竭力辅佐,可赵家的钱、粮却只能偷偷往荆湖两路走。
要不要现在就往和郡王身边站,让他想好。而且,和咱们家,最好和从前一样,不要再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