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冬去春来 写生(第2 / 2页)
选好作画角度,姜艾惜支起画架,将画板放置画架上固定,固定好素描纸,将画画用到的各型号铅笔(HB、4B、2B的铅笔)、橡皮(绘图专用的4B橡皮)、美工刀等一一摆放整齐。她用湿纸巾仔细的擦擦手,喝了口水,深吸一口早晨清新的空气,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这才开始了她的创作。
这时若从远处看的话,你会发现在这处古典韵味浓郁的凉亭中,有一位美丽温婉的气质美女,神色认真的在忙碌着,她的神情很专注,时而抬起头拿着笔比照着实景,时而低下头拿着笔认真的描绘,那抬头、低头间水眸的掀起与低垂,浓密、卷翘的长睫忽闪,给温婉的气质平添了一抹调皮的灵动。
时间像是调皮的孩子,总是在和我们对着干。当我们忙忙碌碌,感叹着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它就匆匆溜走,当我们事可做,感叹聊的时候,它就慢慢腾腾的走,似是这样就能彰显它的重要性,表明它的不同寻常。
姜艾惜专注认真的忙碌着,时间也是匆匆流逝,随着凉亭里光影的变换,姜艾惜笔下的风景亦渐渐成型,逐渐丰满,最终跃然纸上。终于姜艾惜停下了手里的笔,她满意的打量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感觉良好,景色描绘细致、自然,比之前的作品效果都好。
她小心的放下手里的笔,舒展了下身体,慢慢的站起来,在凉亭里来回的走着,活动着脖子、肩膀、胳膊和手,把坐的有些僵直的身体活动开,她又回到她的作品前,满意的欣赏着,看看作品,再看看实景,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她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拿出手机一看已经12点30多了,她打算还是回去吃饭吧,然后再午休下,下午再出来画画,她今天的兴致很高。
回到家,姜艾惜小心的将她的作品放在方桌上,用画笔在作品空白处认真的写下作画的时间以及地点,又仔细的欣赏了一遍,才小心的卷起来扎好放到新的画筒里,以后再好好的欣赏。
吃完中饭快两点了,她打算今天少睡会,半小时后,她就已经收拾好就要出发了,打算还去上午那个亭子,而且打算还要画那个角度的景色,她要观察一下不同时间段那个角度的景色有没有不同,她下午也要认真、仔细的作画,然后比较看看有何不同。
下午的时间也是倏忽而过,姜艾惜收拾好她的工具,舒了口气,今天下午又收获了一张作品,她很满意,打算今天晚上给两张作品做个比较,看是不是有区别,毕竟上午和下午的光线是不一样的,而风景素描一般带灰面比较多,风景描绘的构成基本都是线条,想要光感效果就要注意画面物体的明暗对比度,线条疏密度,所以这也是检验素描功力的有效方法。
回到家后,姜艾惜将作品收好,然后忙活晚饭。晚饭后,姜艾惜收拾好厨房,在院里看了会锦鲤,然后去洗漱,洗漱后她迫不及待的跑去书房。
拿着她今天的两张作品,她感觉很兴奋,小心的将两张素描放在方桌上,她趴在方桌上仔细的观察,先从整体看有没有明显的区别,然后再仔细看线条的疏密。
“呀,是有区别的,还真是,这幅画里面这块线条浓密些,嗯,明暗度明显不同啊,这说明我的功力也是可圈可点的吧!”姜艾惜自言自语道,言语里难掩愉悦的心情。
姜艾惜,越看越兴奋,她依依不舍的将两张素描作品分别卷起来放在画筒里。只是这兴奋的劲头不是那么好平复的,于是她又拿出画夹放上素描纸,她打算再画一幅画,然后再去睡觉。
她仔细的打量着她的书房,寻找要入画的景物,突然,她的眼睛落在了墙角的条案上,此时条案上放着一盆文竹盆栽,青石材质的钵型花盆中一簇文竹生长茂盛,文竹根部覆盖着浓密的青苔,青苔的一侧铺了些鹅卵石,还有一个小型的石头块,石头块旁倚靠着一个小和尚的瓷雕,整体非常漂亮;另外,条案上还有一个“山川秀色”的陶瓷挂盘,山水间,有山、有水、有船、有人、有亭,有桥,一个圆盘布置的落有致,青、白相间,典雅别致;之前她用造纸套装制作的花草纸相框也放在条案上。
姜艾惜看着条案非常满意,既典雅别致又生动有趣,就担心自己能不能画出这种感觉了,她想着,今天晚上画不出来这种感觉的话,那就明天白天再接着画。她仔细的衡量比照,认真的布局,渐渐的就沉浸进去了。
当这幅画完成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早已超过了姜艾惜平时的作息时间,她很有成就感的看了下完成的作品,想着留到明天再仔细的看看吧,现在是真有些累了,一天都在高度集中精神,那就早些去休息吧!
这天晚上,姜艾惜睡得很香,愉悦又有成就感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