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角动量(第3 / 3页)
后来,凭借出色的能力和解决了几次其他人法解决的黑客攻击问题,被老板一路提拔,从组长一直到最后的技术总监。
工资也从最开始的几K提高到几十K,虽然在魔都同行业这个工资来说不算高,但是对比其他工作也还好。
最让他满意的是工作时间久了,上班都比较清闲,毕竟公司引以为傲的自研安全防火墙,以及其他的自研的核心软件产品都是陆哲搞的。
可以说,一旦他离开,真出了什么大问题,整个公司还真没有谁能搞得定。
说句不好听的,有能力修改他的程序的程序员有,但是不多,这种程序员也不是几十K一个月的工资能够搞定的。
毕竟,他研发的这些软件都是用C语言和少量底层汇编语言写的,涉及到系统底层,可不是一般的复制粘贴,CURD工程师能搞定的。
为了留住他,公司每年的年终奖也没少发给他,基本上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了。
不过,奖金虽然多,但是相对于他帮老板挣得还算是少了,要不然他老板也不能在短短几年住上汤臣一品。
当然,陆哲真正的起飞还不是靠这点工资,而是他和另外一个工作中认识的朋友私下联合创办的一家专门做跨境电商服务SAAS的科技公司。
没想到两年时间,不仅实现了盈利,还融到了数亿的投资,办公室也是在两年中换了3次,公司规模也从几个人变成了数百人将近上千人的规模。
这还真是令陆哲没想到的,不过确实是运气不,选对了赛道。
那几年跨境电商确实火的不行,真是站在风口上母猪都能飞上天。
作为联合创始人,陆哲自己也赚到了不少,不过摊子大了,难免会有分歧产生,自己的合伙人主张趁着这波势头强势扩展,而陆哲这边则是主张稳扎稳打。
毕竟,随着公司的急剧扩张,使用软件的客户人数和定制需求越来越多,软件的稳定性也表现的越来越差,这些需要时间沉淀处理。
而陆哲自己,在公司逐步步入正轨之后就不再参与具体的代码编写工作了,这也是导致软件质量急速下降的原因。
在陆哲想来,自己都赚这么多了,还特么整天糟践自己的头发,那不是有病么,代码谁写不是写呢。
他是喜欢写代码,但不喜欢写那些重复的业务需求代码。
人都是自私的,他的合伙人也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渐渐有了培养自己班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