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安旧人 老而不死(第3 / 6页)
由于士氏在南迁时就是大家族,故而当他们在交州扎根后,很快就在交州当地发展起来,成为整个交州中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士燮成为交趾太守时,正值中央朝廷的权威严重衰退的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士燮一方面为了保土安民,一方面也为了发展家族,他便擅自让族人成为交州其他郡县的长官。
在士燮的安排之下,士燮及他的族人实际控制着交州一半的领土,至于那剩下的一半领土的各级郡县长官,大多也以士燮唯命是从。
可以说在孙权染指交州之前,士燮便是交州的土皇帝。
建安十五年时,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主动率兄弟归附。
后来士燮又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以表对孙权的忠心。
孙权对士燮也是丝毫不吝啬赏赐,各种官职像不要钱的一般都赏赐给了士燮族人。
当孙桓与虞翻进入龙编城之后,孙桓便请求士徽,言明他想亲自见士燮一面。
孙桓身为孙权族子,而孙权作为士燮的主君,按道理来说,孙桓都不应该对士徽请求才是。
毕竟士徽只是士燮的儿子。
但实际情况是在孙桓来交州之前,孙权就对孙桓千叮咛万嘱咐,对待士燮要像对待他一般礼敬。
孙权之所以会如此吩咐孙桓,乃是因为他是士燮的主君不错,但政治天赋点满的他更加知道,在交州士燮拥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威望。
士燮在岭南的威望,不仅不在当年的南越王赵佗之下。
就连在千年之后的越南陈朝,还会因为士燮的威望特地追封他为大王,由此可见士燮在交州的影响力是有多么根深蒂固。
在当世威望便是实力。
孙权深知若士燮支持他,那么交州哪怕没有一位吴军,交州就还是他的。
若士燮不支持他,那么交州纵算有数万吴军,那么也是如石沉大海,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孙桓或许没有孙权那般的政治见识,但他总归是听孙权的话的,故而在与士徽交谈时,语气颇为谦卑。
一旁的虞翻见孙桓没有出幺蛾子,他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看来经过那一场磨难之后,孙桓的性子改变了不少。
士徽面对孙桓的请求,一时之间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