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5 / 6页)
面对杨阜的询问,姜维继续自信地开口答道:
“若想让刘备抽调梁州兵力回益州,那么南中的动乱能否持久便是关键。
南中四郡,各有首领。
若南中四郡之首领能团结一致,一同对外,那么南中之动乱,才会如我方才设想一般长久。
只是人心有异,在没有外力的引导之下,恐四郡首领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以维建议我朝当派出一名使者前往南中,以金银赏之,以爵位诱之。
只要南中四郡首领能接受我朝的封拜,那么名义上他们便同为魏臣,如此一来,他们之间各自为战的可能便大大降低。
另外有使者在南中,一旦南中四郡首领之间产生嫌隙,使者可借助我大魏之天威从中调节,从而不致被敌人有机可乘。”
听完姜维所说的这番话后,杨阜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厚。
只是今日姜维给他的惊喜还不止这些。
在说完以上的话后,姜维继续对杨阜建言道:
“伐交者一为派使者前往南中,二为派使者前往江东。
南中贫瘠,军资不足,若想让南中之动乱长久,则势必要为南中诸郡提供军资。
然南中地处南疆,我朝鞭长莫及,无法做到这一点。
但孙权占据交州,这一点对他来说并不难。
只要我朝使者能让孙权提供相应军资于南中诸郡,那么我之计策定然事半功倍。”
在听完姜维的话后,杨阜故作疑惑的问道:
“世人皆知,孙权乃是刘备之太尉,他会襄助我朝吗?”
见杨阜有这层担忧,姜维却笃定地答道:
“一定会。“
“孙权此人素有大志,当年他为刘备之盟友尚且有偷袭荆州之举动,况且他现在居刘备之下乎!
若孙权真无二念,他当初又怎么会派出张温意图离间糜旸与刘备君臣呢?
孙权之前对刘备顺服,无非是因为公安一战后元气大伤,为江东安危计他不得已而为之。
现经过数年之休养生息,江东实力有所恢复,孙权又岂会一直甘愿做刘备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