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3 / 6页)
可是没想到在自己主动释放善意之外,得到的却是这个回应。
马谡觉得他说的没错呀,为何糜旸会如此呢?
糜旸对马谡的冷淡可不仅仅是如此。
既然现在马谡的使命已然完成,糜旸也不想与马谡再有过多交流。
他略微轻咳了几声,身为他心腹的邓艾立马会意上前。
邓艾在来到马谡身前后,躬身请他前去城中驿馆中休息。
尽管邓艾的礼数做得很足,只是马谡也察觉到好似梁州上下君臣都不太欢迎他。
他也是个有傲气的人,既然察觉到这一点,那他也不会再留下。
在邓艾的恭送之下,他带领着随从离开了大殿之中。
当马谡离开之后,糜旸无奈地回身对着身后的一众臣子言道:
“昔日董侍郎来临时尚不觉有异,今换马尚书,方知董侍郎之好也。”
听到糜旸如此说,他的一众心腹大臣都不禁觉得莞尔。
糜旸的言语中并没有对马谡有直接评价,但他的这番评价,也隐晦地表达了他对马谡的观点。
不过糜旸不是会被个人情绪所影响的人。
对于马谡来说,刘备明发“斥责”诏书给糜旸可能只是他的一个任务。
但这件事对于糜旸来说,却是接下来他在梁州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最有利保障。
正如糜旸所说的那般,智臣是善于转祸为福的。
之前的大营动乱对他来说是祸,但他却利用那个平定祸乱的事件,树立起在南郑的强大权威。
只是尽管如此,他在南郑也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他毕竟是刘备的臣,许多改革的事务他没办法越过刘备直接实行。
权力在他手中,但名义在刘备手中。
任何的政治改革得不到君王的支持,那最后必然是会失败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糜旸才会特地上书给刘备告知他收取吴懿兵权一事。
诚然他是在履行一个臣子的职责,但也是他隐晦地在试探刘备对此事的看法。
若刘备因为此事责备于他,或者说回书让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