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2 / 6页)
然我等所忧虑者,乃是原属汉中的数万大军有所祸结发生,在这数万大军中,承渊等将并未有显著威望。
而相比于承渊诸将,魏延曾在汉中担任数年都督,在往年他就以善养士卒得到陛下夸奖过。
所以在那数万大军中,魏延的恩威是不会比吴懿低的。
有这样的恩威在,魏延才能替君侯看好那数万大军不致生乱。
再者目前在梁州诸将中,除去君侯与吴懿外,就是魏延军职最高,用他暂时统管那数万大军,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说完以上的理由之后,吕乂又接着说道:
“文殊所言亦是有理,然正如文殊所说魏延乃是孤傲之人,以他之性格或可与吴懿共事,但绝对不会与吴懿有所勾结。
魏延对君侯并非忠心,然只要他不与吴懿勾结,那么将那数万大军暂时放在他手中便是安全的。
而君侯亦可以派遣承渊、伯岐等诸将为魏延副贰,在旁牵制监督他,这样一来即可保证万无一失。”
当吕乂说完他的理由后,在场的人包括法邈,脸上都流露深思之色。
不得不说,吕乂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既然吕乂说的有道理,那自然不会再有人对此有所疑虑。
见诸位同僚都没有疑虑后,吕乂上前一步继续劝说糜旸道: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就没有一個客观的标准。
纵算是明主在做出判断时,也往往会因为世人的议论而出现错误,一出错,就可能会引起不好的效果。
魏延虽名声不佳,然现在正是君侯起用他稳定梁州的时机。
还希望君侯不要因为个人的喜恶,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听完吕乂的这番进言后,糜旸的脸色微变。
吕乂这话说得,好像自己不采纳他的进言就是做错了一般。
可接下来糜旸转念一想,这不才是吕乂的性格吗?
为政简明,清明能干,但有时候却显得不够圆滑。
糜旸不是昏庸的人,吕乂方才说得话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他不正是看重吕乂的如此为人,才让他担任梁州治中一职吗?
有这样的臣子,他应该感到开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