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糜汉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

第三百四十四章 千里追随 三省雏形(第5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由于主簿的这层特性,所以主簿往往是州牧的心腹之臣,并且主簿的升迁空间十分大。

例如原为曹操主簿的温恢,一外放即任扬州刺史。

又例如因为糜旸自己的事例,现在大汉各郡皆在流传着一句话:“宁为一主簿,不为一县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糜旸的影响下,现在许多的大汉士人,皆将主簿一职当做出仕后最优的职务......

除去主簿的职务有着这层特殊性外,还因为在糜旸的构想中,梁州的主簿要承担起后世隋唐时门下省的责任。

梁州的主簿既要与别驾、治中同掌机要,共议州政,还要负责审查州令,更要在必要的时候敢于指出他的错误。

毕竟糜旸不是神,他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所以从大局上来说,适当给予主簿一定审核州令的权力以为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

三省各司其职,互相制衡的组织架构在后世已经得到验证。

算是在当世既符合国情,又十分先进的一种组织架构了。

因为主簿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法邈不断提出几个人选,都被糜旸所否决掉。

最后思来想去之下,糜旸打算让邓艾担任他的主簿。

虽然邓艾的政治情商不高,但或许正因为他的这点特质,才会让他在必要的时候能敢于指出糜旸的疏漏之处。

以往他就经常如此做。

除去这点原因之外,糜旸看重的更是邓艾对他的忠心。

有一定权力对他下达的命令提出异议的人,那必须是对他极为忠心之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那人所提出的所有异议,一切都是为糜旸好。

糜旸适当对州朝官制进行一定改革,想的是提高州朝的行政效率,不是为了让别有用心的人以此当做掣肘他的手段。

当决定好治中与主簿的人选后,糜旸让法邈先写好两道正式的征召文书。

随后他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那便是将州府的曹大多归于治中管辖。

治中类似于后世的尚书省,而后世的尚书省的职能主要靠他所管辖的六个部门来实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