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5 / 6页)
但孟达没想到夏侯尚会派出族弟前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时机比夏侯尚的族弟在场更合适呢?
只是虽然一切都是糜旸的安排,但方才孟达断发后的表现,乃是真情实意的。
为了设这场局,孟达可谓是押上了一切。
有真有假,最难分辨。
当手中的断发被眼泪浸湿之后,孟达看向西城的方向,心中浮现了坚定。
将军,会给他莫大回报的。
...
当夏侯尚的族弟回到武当中后,他立即找到夏侯尚,将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告知了夏侯尚。
而当夏侯尚得知孟达竟然断发明志之后,他的脸上的震撼之色一点亦不比旁人低。
在心中的震撼之下,夏侯尚马上展开孟达的信看了起来。
“所遣邓贤、李辅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
亲笔书信,骨肉至亲,两相齐送,足证诚心。
达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若有泄漏,则受夷灭之祸。
近日糜旸遣使,数番斥责,遂断发认罪,载生载死,形存气亡,神魄恍惚。
当此之时,明公若复怀疑虑,达恐来日悬首于军寨,无法得见明公矣!”
孟达的这封信比起以往两封显得很是简短,但他的这封信却充满了悲伤的言语,似乎下一刻就会死去一般。
当看完信中内容之后,夏侯尚的心中再无一丝疑虑。
族人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夏侯尚手捧信笺对着邓贤与李辅二人承诺道:“子度高义,尚必不负之也!”
随后夏侯尚当即又写了两封上书,分别加急送往宛城与洛阳。
不管如何,这场仗,他是打定了!
...
武当县距离宛城并不远,早在之前,曹仁就收到了夏侯尚的第一封上书。
只是在收到夏侯尚的第一封上书时,因为夏侯尚在上书中还有着疑虑的语气,所以曹仁便未当即应允。